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选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三、选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1-12页 |
四、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 | 第12-14页 |
第一章 信访工作的理论概述 | 第14-25页 |
第一节 信访工作的含义及特点 | 第14-17页 |
一、信访与信访制度的定义 | 第14-16页 |
二、信访工作的特点 | 第16-17页 |
第二节 信访工作的形成和发展 | 第17-21页 |
一、我国古代的信访活动 | 第17-19页 |
二、建国以来我国信访制度的演变 | 第19-21页 |
第三节 信访工作的作用 | 第21-23页 |
一、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 第21-22页 |
二、实现群众监督,提高党的执政水平 | 第22页 |
三、密切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 第22-23页 |
第四节 信访工作的原则 | 第23-25页 |
第二章 七台河市信访工作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5-35页 |
第一节 七台河市信访工作现状 | 第25-28页 |
一、七台河市信访工作组织结构 | 第25-27页 |
二、七台河市信访工作流程 | 第27页 |
三、七台河市信访工作取得的成绩 | 第27-28页 |
第二节 七台河市信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8-31页 |
一、信访总量居高不下 | 第29页 |
二、受层层转办流程影响,上热下冷中间断层问题突出 | 第29-30页 |
三、个别非访反复重复情况较为突出 | 第30页 |
四、政策瓶颈难以有效开展 | 第30-31页 |
第三节 七台河市信访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1-35页 |
一、信访机制有待完善,导致信访矛盾不断产生 | 第31页 |
二、政策制定、执行过程中不严谨,积累了很多信访矛盾 | 第31-32页 |
三、工作机制运行不畅,经常出现政令不通现象 | 第32页 |
四、受理和终结制度不完善,致使信访矛盾的入.宽、出.窄 | 第32-33页 |
五、通报和考核以量论英雄,迫使地方政府“花钱买稳定” | 第33-34页 |
六、信访工作者自身存在的不足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完善七台河市信访工作的对策 | 第35-45页 |
第一节 科学制定和执行政策,从源头上预防信访矛盾 | 第36-40页 |
一、制定政策应最大限度地降低社会稳定风险 | 第36页 |
二、执行政策应具备普惠性 | 第36页 |
三、健全政策运行反馈机制 | 第36-37页 |
四、改变现行的非访管理模式,维护健康有序的信访秩序 | 第37页 |
五、树立信访工作新理念 | 第37-39页 |
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健全群众参与决策机制 | 第39-40页 |
第二节 改革现有信访运行机制,完善信访机构职能和机制 | 第40-41页 |
一、适当提高信访部门地位 | 第40页 |
二、强化信访机构职能作用 | 第40页 |
三、完善信访配套法规和制度 | 第40-41页 |
第三节 完善信访事项受理和终结制度,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 | 第41页 |
一、收紧信访“入.” | 第41页 |
二、畅通信访“出.” | 第41页 |
第四节 深化信访机制改革,维护社会稳定 | 第41-43页 |
一、推进信访源头治理机制改革 | 第41-42页 |
二、推进信访查因问责机制改革 | 第42页 |
三、推进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制度改革 | 第42页 |
四、推进化解信访积案制度改革 | 第42-43页 |
五、推进信访队伍干部建设机制改革 | 第43页 |
第五节 完善其他相关制度改革 | 第43-45页 |
一、完善司法制度 | 第43-44页 |
二、完善其他权利救济机制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