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1.3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概述 | 第10-14页 |
1.3.1 地质法 | 第10-11页 |
1.3.2 钻探法 | 第11页 |
1.3.3 物探法 | 第11-14页 |
第二章 地震反射波法超前地质预报理论基础 | 第14-21页 |
2.1 地震波产生条件 | 第14页 |
2.2 地震子波 | 第14-15页 |
2.3 地震波的运动学特征 | 第15-21页 |
2.3.1 波前理论 | 第15-16页 |
2.3.2 分层介质中的地震波 | 第16-18页 |
2.3.3 反射波速度 | 第18页 |
2.3.4 地震波时距曲线 | 第18-21页 |
第三章 应力速度波动方程的推导 | 第21-27页 |
3.1 运动微分方程 | 第21页 |
3.2 几何方程 | 第21页 |
3.3 物理方程 | 第21页 |
3.4 弹性介质中的应力-速度波动方程 | 第21-25页 |
3.5 边界条件 | 第25-27页 |
3.5.1 自由边界条件 | 第25-26页 |
3.5.2 固体与固体分界面处的边界条件 | 第26页 |
3.5.3 人工边界条件 | 第26-27页 |
第四章 基于隧道的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数值模拟 | 第27-49页 |
4.1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系统的建立 | 第27-29页 |
4.2 隧道内部区域的处理 | 第29-30页 |
4.2.1 直接衰减法 | 第29页 |
4.2.2 直接法 | 第29-30页 |
4.2.3 应力镜像法 | 第30页 |
4.2.4 横向各向同性介质替换法 | 第30页 |
4.3 震源 | 第30-31页 |
4.4 隧道模型正演模拟 | 第31-49页 |
4.4.1 隧道掌子面前方为垂直界面 | 第31-35页 |
4.4.2 隧道掌子面前方为倾斜界面 | 第35-40页 |
4.4.3 隧道掌子面前方为倾斜垂直混合界面 | 第40-42页 |
4.4.4 隧道掌子面前方有空洞 | 第42-44页 |
4.4.5 隧道掌子面前方有垂直倾斜单界面 | 第44-49页 |
第五章 掌子面前方倾斜界面位置的确定 | 第49-65页 |
5.1 数值计算方程的建立 | 第49-50页 |
5.2 倾斜界面时距曲线插值拟合 | 第50-53页 |
5.2.1 最小二乘法多项式插值拟合 | 第50-52页 |
5.2.2 一元三点插值拟合 | 第52-53页 |
5.3 多项式拟合倾斜界面不同距离不同倾角时距曲线 | 第53-54页 |
5.4 倾斜界面角度的确定 | 第54页 |
5.5 插值拟合时距曲线 | 第54-65页 |
5.5.1 大倾角倾斜界面时距曲线 | 第55-60页 |
5.5.2 小倾角倾斜界面时距曲线 | 第60-65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第65-67页 |
6.1 结论 | 第65-66页 |
6.2 建议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