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高分子化合物工业(高聚物工业)论文--生产过程论文--改性处理论文

有机硅烷改性CM弹性体及其水浴交联研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绪论第16-27页
    1.1 研究背景第16页
    1.2 硅烷交联聚烯烃第16-18页
        1.2.1 硅烷交联聚乙烯第16-17页
        1.2.2 硅烷交联聚氯乙烯第17-18页
        1.2.3 硅烷交联乙烯-辛烯共聚物第18页
    1.3 硅烷交联法的基本原理第18-22页
        1.3.1 硅烷交联法的基本配方第18-19页
        1.3.2 硅烷交联工艺第19-22页
    1.4 氯化聚乙烯简介第22-24页
        1.4.1 氯化聚乙烯的合成工艺第22-23页
        1.4.2 氯化聚乙烯的结构与性能第23页
        1.4.3 氯化聚乙烯的应用第23-24页
    1.5 氯化聚乙烯的交联第24-26页
        1.5.1 有机过氧化物交联体系第24-25页
        1.5.2 硫脲交联体系第25页
        1.5.3 噻二唑交联体系第25-26页
        1.5.4 三嗪类交联体系第26页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6-27页
第二章 KH550改性CM弹性体及其水浴交联研究第27-40页
    2.1 引言第27页
    2.2 实验部分第27-28页
        2.2.1 实验原料第27页
        2.2.2 实验仪器第27-28页
    2.3 试样制备第28页
    2.4 仪器与测试方法第28-29页
        2.4.1 FTIR分析第28页
        2.4.2 TG分析第28页
        2.4.3 热机械分析(TMA)第28-29页
        2.4.4 凝胶含量第29页
        2.4.5 力学性能第29页
        2.4.6 硬度第29页
        2.4.7 表观交联密度第29页
    2.5 结果与讨论第29-33页
        2.5.1 FTIR图谱分析第29-30页
        2.5.2 TG分析第30-31页
        2.5.3 TMA分析第31-32页
        2.5.4 力学性能第32-33页
    2.6 水解交联反应动力学第33-39页
        2.6.1 外部水环境对CM交联的影响与动力学特性第33-35页
        2.6.2 DBTDL对CM交联的影响第35-37页
        2.6.3 水浴温度对CM交联的影响第37-39页
    2.7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三章 乙烯基硅烷改性CM弹性体及其水浴交联研究第40-54页
    3.1 引言第40页
    3.2 实验部分第40-41页
        3.2.1 实验原料第41页
        3.2.2 实验仪器第41页
    3.3 试样制备第41-43页
        3.3.1 拉伸性能第42-43页
    3.4 硅烷接枝CM的红外表征第43-44页
    3.5 CM及VTEOS交联CM的热稳定性第44-45页
    3.6 引发剂种类对接枝的影响第45-46页
    3.7 水浴条件对CM交联的影响第46-48页
        3.7.1 水浴温度对CM交联的影响第46-48页
        3.7.2 水浴时间对CM交联的影响第48页
    3.8 各组分用量对CM交联的影响第48-53页
        3.8.1 DCP用量对CM交联的影响第48-50页
        3.8.2 DBTDL用量对CM交联的影响第50-51页
        3.8.3 MgO用量对CM交联的影响第51-53页
    3.9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乙烯基硅烷交联CM的加工工艺研究第54-63页
    4.1 引言第54页
    4.2 实验部分第54页
        4.2.1 实验原料第54页
        4.2.2 实验仪器第54页
    4.3 试样制备第54-55页
        4.3.1 开炼机制备硅烷交联CM工艺第55页
        4.3.2 密炼机制备硅烷交联CM工艺第55页
        4.3.3 双螺杆挤出机制备硅烷交联CM工艺第55页
    4.4 仪器与测试方法第55-56页
        4.4.1 FTIR分析第55页
        4.4.2 TG分析第55页
        4.4.3 凝胶含量第55页
        4.4.4 力学性能第55-56页
        4.4.5 硬度第56页
        4.4.6 表观交联密度第56页
        4.4.7 扫描电镜分析(SEM)第56页
    4.5 结果与讨论第56-62页
        4.5.1 FTIR图谱分析第56-57页
        4.5.2 TG分析第57-58页
        4.5.3 力学性能分析第58-59页
        4.5.4 凝胶含量及表观交联密度分析第59-60页
        4.5.5 硬度分析第60-61页
        4.5.6 硅烷交联CM微观形态的观测第61-62页
    4.6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结论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情况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容法估测植物根系表面积研究
下一篇:基于城市景观视觉的山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