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2页 |
| 1.1 水稻种子生物发育的过程 | 第11-13页 |
| 1.1.1 水稻种子的构成 | 第11页 |
| 1.1.2 水稻种子发育过程中外观形态的变化 | 第11-12页 |
| 1.1.3 水稻种子发育过程中贮藏物质的积累 | 第12-13页 |
| 1.2 水稻功能基因的克隆 | 第13-18页 |
| 1.2.1 功能基因的研究策略 | 第13-14页 |
| 1.2.2 反向遗传学功能基因的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 1.2.3 功能基因组数据库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 1.3 丝氨酸羧肽酶SCP的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 1.3.1 丝氨酸羧肽酶的种类以及特点 | 第18-20页 |
| 1.3.2 丝氨酸羧肽酶以及丝氨酸羧肽酶类的蛋白的功能 | 第20-21页 |
| 1.4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水稻种子特异表达基因SCP46的研究 | 第22-55页 |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2-41页 |
| 2.1.1 遗传材料的构建和获得 | 第22-24页 |
| 2.1.2 序列的比对和进化分析 | 第24页 |
| 2.1.3 实验材料及其生长条件 | 第24页 |
| 2.1.4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及转化 | 第24-25页 |
| 2.1.5 RNAi载体构建 | 第25-26页 |
| 2.1.6 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及转化 | 第26-27页 |
| 2.1.7 水稻转基因的方法 | 第27-31页 |
| 2.1.8 水稻组织总RNA的提取 | 第31-32页 |
| 2.1.9 RNA反转录 | 第32-33页 |
| 2.1.10 荧光实时定量PCR | 第33-34页 |
| 2.1.11 RNA-seq | 第34-35页 |
| 2.1.12 酵母双杂交 | 第35页 |
| 2.1.13 mRNA水平上的原位杂交 | 第35-39页 |
| 2.1.14 水稻种子萌发试验 | 第39-41页 |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41-52页 |
| 2.2.1 水稻SCP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模式分析 | 第41-43页 |
| 2.2.2 SCP基因家族在水稻和玉米中的进化分析 | 第43-44页 |
| 2.2.3 SCP46基因的表达模式 | 第44-46页 |
| 2.2.4 SCP46基因响应植物激素诱导 | 第46页 |
| 2.2.5 SCP46表达抑制改变水稻的粒型和萌发 | 第46-48页 |
| 2.2.6 SCP46调控谷粒灌浆和萌发的相关基因 | 第48-50页 |
| 2.2.7 SCP46与DI19-1 在酵母中互作 | 第50-52页 |
| 2.3 讨论 | 第52-55页 |
| 第三章 下一步研究展望 | 第55-56页 |
| 3.1 下一步研究展望 | 第55页 |
| 3.2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 附录 | 第61-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作者简历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