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30页 |
1 深海古菌的研究进展 | 第10-19页 |
·深海环境的范围及特征 | 第10-12页 |
·古菌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海洋古菌的研究概况 | 第13-19页 |
2 海洋古菌的研究方法 | 第19-27页 |
·原位研究 | 第19页 |
·分离培养法 | 第19-20页 |
·脂类分子标志物研究 | 第20-21页 |
·荧光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 第21页 |
·流式细胞术 | 第21-22页 |
·与PCR技术有关的深海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 第22-27页 |
3 西太平洋黑潮源区的环境因子 | 第27-29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第29-30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0-41页 |
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第30-34页 |
·样品采集 | 第30-31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1-32页 |
·主要培养基和试剂 | 第32-33页 |
·PCR引物 | 第33页 |
·分析软件 | 第33-3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4-41页 |
·基因文库建立 | 第34-37页 |
·基因克隆文库及序列测定 | 第37-38页 |
·基因序列的统计学及系统进化分析 | 第38-41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第41-54页 |
1 黑潮源区吕宋岛以东深水区沉积物中古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分析 | 第41-48页 |
·古菌总DNA的提取 | 第41页 |
·古菌16SrDNA的PCR扩增 | 第41-42页 |
·古菌文库的构建及16SrDNA的限制性酶切分析 | 第42-44页 |
·古菌16SrDNA基因文库的统计学分析 | 第44页 |
·古菌覆盖率和多样性指数分析 | 第44-45页 |
·古菌16SrDNA基因序列及系统进化分析 | 第45-48页 |
2 黑潮源区本哈姆高原沉积物中古菌多样性及结构垂直分布特征 | 第48-54页 |
·古菌16SrDNA基因文库的统计学分析 | 第48页 |
·古菌覆盖率和多样性指数分析 | 第48-49页 |
·古菌16SrDNA基因序列及系统进化分析 | 第49-54页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第54-60页 |
1 吕宋岛以东表层深海沉积物中古菌的多样性和水平分布情况 | 第54-55页 |
2 本哈姆高原深海沉积物中古菌的多样性和垂直分布情况 | 第55-56页 |
3 吕宋岛以东和本哈姆高原深海沉积物中古菌群落多样性的比较分布 | 第56-58页 |
·古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异同点 | 第56-57页 |
·造成古菌群落差异的主要原因 | 第57-58页 |
4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9页 |
个人简历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