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7页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14-16页 |
1.2 飞行器姿态控制方法的研究概述 | 第16-22页 |
1.2.1 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 | 第16-17页 |
1.2.2 自适应控制方法 | 第17-18页 |
1.2.3 反演法 | 第18-19页 |
1.2.4 动态面控制方法 | 第19-20页 |
1.2.5 有限时间控制方法 | 第20-21页 |
1.2.6 自抗扰控制 | 第21-22页 |
1.3 空间飞行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1.3.1 刚性空间飞行器 | 第22-24页 |
1.3.2 挠性空间飞行器 | 第24-25页 |
1.4 导弹的摆动喷管推力矢量控制 | 第25页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5-27页 |
第2章 开关执行器的空间飞行器姿态控制 | 第27-43页 |
2.1 引言 | 第27-28页 |
2.2 姿态运动数学模型 | 第28-30页 |
2.2.1 四元数描述的姿态运动模型 | 第28-29页 |
2.2.2 误差四元数的姿态控制问题描述 | 第29-30页 |
2.3 姿态跟踪变结构控制器设计 | 第30-33页 |
2.4 姿态指令计算 | 第33页 |
2.5 仿真分析 | 第33-4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3章 空间飞行器的姿态跟踪控制 | 第43-61页 |
3.1 引言 | 第43-44页 |
3.2 空间飞行器姿态模型 | 第44-45页 |
3.2.1 姿态动力学模型 | 第44页 |
3.2.2 欧拉角描述的姿态运动学模型 | 第44-45页 |
3.3 姿态控制器设计 | 第45-52页 |
3.3.1 鲁棒动态面控制器 | 第45-49页 |
3.3.2 鲁棒自适应动态面控制器 | 第49-52页 |
3.4 仿真分析 | 第52-60页 |
3.4.1 鲁棒动态面控制器 | 第52-56页 |
3.4.2 鲁棒自适应动态面控制器 | 第56-6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4章 挠性空间飞行器非线性姿态控制 | 第61-107页 |
4.1 引言 | 第61-62页 |
4.2 基于欧拉角描述的姿态运动模型 | 第62-63页 |
4.2.1 姿态运动学模型 | 第62-63页 |
4.2.2 挠性空间飞行器姿态动力学模型 | 第63页 |
4.3 姿态控制器设计 | 第63-73页 |
4.3.1 鲁棒动态面滑模控制器 | 第65-67页 |
4.3.2 采用ESO的动态面有限时间滑模控制 | 第67-73页 |
4.4 MVF补偿器设计 | 第73-74页 |
4.5 仿真分析 | 第74-87页 |
4.5.1 鲁棒动态面滑模控制器 | 第76-83页 |
4.5.2 采用ESO的动态面有限时间滑模控制 | 第83-87页 |
4.6 基于修正RODRIGUES参数的姿态运动模型 | 第87-89页 |
4.6.1 姿态运动学模型 | 第87-88页 |
4.6.2 挠性空间飞行器姿态动力学模型 | 第88-89页 |
4.7 姿态控制器设计 | 第89-95页 |
4.7.1 鲁棒动态面滑模控制器 | 第89-92页 |
4.7.2 自适应鲁棒动态面滑模控制器 | 第92-95页 |
4.8 仿真分析 | 第95-105页 |
4.8.1 鲁棒动态面滑模控制器 | 第96-100页 |
4.8.2 自适应鲁棒动态面滑模控制器 | 第100-105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105-107页 |
第5章 面向摆动喷管的导弹的姿态控制 | 第107-121页 |
5.1 引言 | 第107页 |
5.2 导弹姿态运动模型 | 第107-111页 |
5.2.1 导弹姿态运动学模型 | 第107-108页 |
5.2.2 基于摆动喷管的导弹姿态动力学 | 第108-111页 |
5.3 动态面自适应滑模控制器设计 | 第111-114页 |
5.4 仿真分析 | 第114-12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20-121页 |
结论 | 第121-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35-137页 |
致谢 | 第137-138页 |
个人简历 | 第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