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法律解决机制探究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一、医疗纠纷及其解决机制的内涵界定 | 第13-18页 |
(一) 医疗纠纷概述 | 第13-15页 |
1、医疗纠纷的概念 | 第13-14页 |
2、医疗纠纷的分类 | 第14页 |
3、医疗纠纷中的医患关系 | 第14-15页 |
(二) 医疗纠纷解决机制概述 | 第15-18页 |
1、医疗纠纷解决机制的概念 | 第15-16页 |
2、医疗纠纷解决机制的特点 | 第16页 |
3、建立健全多元化医疗纠纷解决机制的意义 | 第16-18页 |
二、我国医疗纠纷解决机制运行现状——以山西为例 | 第18-29页 |
(一) 医患双方和解机制的运行现状 | 第18-20页 |
(二) 第三方调解机制的运行现状 | 第20-24页 |
(三) 仲裁机制的运行现状 | 第24-25页 |
(四) 司法诉讼机制的运行现状 | 第25-29页 |
三、我国医疗纠纷解决机制的现存问题 | 第29-39页 |
(一) 医患双方和解机制的现存问题 | 第29-31页 |
1、信息不对称双方权益难保障 | 第29-30页 |
2、交涉缺乏信任医方境地尴尬 | 第30-31页 |
3、医方自我监管的协商结果待定 | 第31页 |
(二) 第三方调解机制的现存问题 | 第31-33页 |
1、运行资金无保障 | 第31-32页 |
2、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存缺陷 | 第32页 |
3、医调委法律性不明确 | 第32-33页 |
(三) 仲裁机制的现存问题 | 第33-35页 |
1、医务专项仲裁人员较少 | 第33-35页 |
2、医事仲裁鲜为人知 | 第35页 |
3、医事仲裁无明确程序立法 | 第35页 |
(四) 司法诉讼机制的现存问题 | 第35-39页 |
1、法院偏重鉴定结论 | 第35-36页 |
2、鉴定结论公信力不高 | 第36-37页 |
3、《侵权责任法》未改善患方举证责任 | 第37-39页 |
四、完善我国医疗纠纷解决机制的对策建议 | 第39-50页 |
(一) 医患双方和解机制的完善 | 第39-42页 |
1、构建医患双方交流平台 | 第39-40页 |
2、双方签订协议应有第三方在场作证 | 第40-41页 |
3、以特定法律形式规范和解协议效力 | 第41-42页 |
(二) 第三方调解机制的完善 | 第42-44页 |
1、政府确保资金到位 | 第42页 |
2、继续全面推动医疗责任保险的进程 | 第42-43页 |
3、《人民调解法》下的法律体制完善 | 第43-44页 |
(三) 仲裁机制的完善 | 第44-46页 |
1、增加医务仲裁员比重 | 第44-45页 |
2、加强医事仲裁宣传力度 | 第45页 |
3、弥补仲裁程序立法的缺失 | 第45-46页 |
(四) 司法诉讼机制的完善 | 第46-50页 |
1、采用多种证据材料 | 第46-47页 |
2、保证鉴定人出庭接受当事人的质询 | 第47-48页 |
3、增加举证责任缓和制度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个人简况 | 第55-56页 |
承诺书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