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其他论文

大学生志愿团队激励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1.1 研究背景第8页
    1.2 研究目的、意义第8-9页
        1.2.1 研究目的第8-9页
        1.2.2 研究意义第9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9-12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1.4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2-14页
        1.4.1 相关概念第12-13页
        1.4.2 理论基础第13-14页
    1.5 研究目标、假设、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4-15页
        1.5.1 研究目标第14页
        1.5.2 假设第14页
        1.5.3 研究内容第14页
        1.5.4 拟解决的问题包括第14-15页
    1.6 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思路第15-16页
        1.6.1 研究方法第15页
        1.6.2 研究对象第15页
        1.6.3 预期的研究成果和不足第15-16页
第二章 大学生志愿者现状分析第16-29页
    2.1 大学生志愿者特点第16-17页
        2.1.1 积极性高,但维持时间短第16-17页
        2.1.2 学习能力强,主动学习性低第17页
    2.2 问卷设计与分析第17-18页
        2.2.1 问卷设计结构第17-18页
        2.2.2 调查过程第18页
    2.3 问卷分析第18-29页
        2.3.1 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基本情况分析第18-20页
        2.3.2 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参与度分析第20-24页
        2.3.3 大学生志愿者团队激励管理分析第24-26页
        2.3.4 大学生志愿者团队环境分析第26-29页
第三章 基于豪斯模型大学生志愿团队问题分析第29-40页
    3.1 工作本身分析第29-31页
    3.2 工作任务完成分析第31-33页
    3.3 外部因素分析第33-34页
    3.4 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倦怠的产生第34-36页
        3.4.1 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倦怠分类第34-35页
        3.4.2 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倦怠表现第35-36页
    3.5 大学生志愿者团队职业倦怠的影响第36-40页
        3.5.1 职业倦怠对工作完成影响第36-37页
        3.5.2 职业倦怠对服务对象影响第37-38页
        3.5.3 职业倦怠对社会的影响第38-40页
第四章 社会工作角度的对策及建议第40-54页
    4.1 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行性分析第40-41页
        4.1.1 社会工作优势第40页
        4.1.2 社会工作价值观第40-41页
        4.1.3 社会工作目标第41页
    4.2 社会倡导第41-43页
        4.2.1 政府角度第41-42页
        4.2.2 学校角度第42-43页
    4.3 小组工作第43-54页
        4.3.1 小组准备第43-47页
        4.3.2 小组进程第47-51页
        4.3.3 小组评估第51-54页
第五章 总结与反思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8-59页
附录第59-66页
    附录一:调查问卷第59-65页
    附录二:访谈大纲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砖五国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异质性FDI对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