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路面结构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第16-22页 |
2.1 冻土类型对路面结构的影响 | 第16-17页 |
2.2 土基强度对沥青路面结构的影响 | 第17页 |
2.3 气温条件对沥青路面的影响 | 第17-19页 |
2.4 水对路面结构的影响 | 第19-20页 |
2.5 交通荷载的影响 | 第20-2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路面合理结构分类指标的确定 | 第22-41页 |
3.1 路面合理结构分类指标的确定原则 | 第22-24页 |
3.1.1 主导因素与综合因素相结合原则 | 第22-23页 |
3.1.2 主体性与简明性原则 | 第23页 |
3.1.3 相对一致原则 | 第23-24页 |
3.1.4 实用性、服务性与客观性相统一原则 | 第24页 |
3.2 分类指标的选取 | 第24-34页 |
3.2.1 冻土类型 | 第24-25页 |
3.2.2 土基回弹模量 | 第25-28页 |
3.2.3 气候因素 | 第28-30页 |
3.2.4 交通荷载因素 | 第30-34页 |
3.3 路面合理结构分类指标 | 第34-40页 |
3.3.1 地温指标 | 第34-36页 |
3.3.2 土基模量指标 | 第36-38页 |
3.3.3 沥青材料气候分区 | 第38-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高寒高海拔地区路面结构适应性分析 | 第41-55页 |
4.1 现有路面结构的适应性 | 第41-45页 |
4.1.1 青藏高原地区现有路面结构形式 | 第41页 |
4.1.2 青藏高原地区现有路面结构适应性分析 | 第41-44页 |
4.1.3 内地现有其他路面结构 | 第44-45页 |
4.2 试验路路面结构的适应性分析 | 第45-54页 |
4.2.1 试验路铺筑 | 第45-47页 |
4.2.2 试验路路用性能检测及分析 | 第47-5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多年冻土区不同路面结构受力特性数值模拟分析 | 第55-69页 |
5.1 路基路面结构变形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55-59页 |
5.1.1 计算范围 | 第55-56页 |
5.1.2 计算方案 | 第56-57页 |
5.1.3 边界条件 | 第57-59页 |
5.2 路面变形分析 | 第59-62页 |
5.3 路面结构内应力分析 | 第62-66页 |
5.3.1 应力在宽度方向上的变化 | 第62-65页 |
5.3.2 应力随深度的变化 | 第65-66页 |
5.4 加厚级配碎石基层效果分析 | 第66-6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六章 合理路面结构的推荐及材料选择 | 第69-81页 |
6.1 青藏工程走廊带路面合理结构推荐 | 第69-76页 |
6.1.1 路面结构组合推荐 | 第69-70页 |
6.1.2 路面结构厚度的计算 | 第70-71页 |
6.1.3 不同路基条件和行车荷载下路面厚度 | 第71-76页 |
6.2 路面材料的推荐 | 第76-79页 |
6.3 合理路面结构的推荐实例 | 第79-8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81-83页 |
结论 | 第81-82页 |
建议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