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兰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水分格局与物种多样性保护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8-19页 |
1.1 立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8页 |
1.2.1 喀斯特分布现状 | 第9页 |
1.2.2 喀斯特环境特征 | 第9-10页 |
1.2.3 喀斯特森林特征 | 第10页 |
1.2.4 喀斯特森林水分格局 | 第10-12页 |
1.2.5 喀斯特森林土壤水分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6 喀斯特植物物种的水分适应研究 | 第13-15页 |
1.2.7 喀斯特森林物种多样性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8 土壤与物种多样性研究 | 第16-18页 |
1.3 存在问题与不足 | 第18-19页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19-25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9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9-24页 |
2.2.1 样地设置与调查方法 | 第19-20页 |
2.2.2 样地设置与调查 | 第20页 |
2.2.3 样带设置与调查 | 第20-21页 |
2.2.4 土壤取样及水分测定方法 | 第21-22页 |
2.2.5 数据处理与计算方法 | 第22-24页 |
2.3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3 喀斯特小生境空间分布格局 | 第25-27页 |
3.1 不同演替阶段小生境分布格局 | 第25页 |
3.2 小生境水平分布格局 | 第25-26页 |
3.3 小生境垂直分布格局 | 第26-27页 |
4 喀斯特土壤水分格局 | 第27-33页 |
4.1 不同演替阶段土壤水分分布格局 | 第27-31页 |
4.2 土壤水分水平分布格局 | 第31-32页 |
4.3 土壤水分垂直分布格局 | 第32-33页 |
5 物种组成及变化特征 | 第33-35页 |
5.1 不同演替阶段物种组成特征 | 第33-34页 |
5.2 水平样带物种组成特征 | 第34-35页 |
5.3 垂直样带物种组成特征 | 第35页 |
6 多样性特征 | 第35-47页 |
6.1 α 多样性特征 | 第35-38页 |
6.1.1 不同演替阶段 α 多样性变化 | 第35-37页 |
6.1.2 α 多样性水平变化 | 第37-38页 |
6.1.3 α 多样性垂直变化 | 第38页 |
6.2 β 多样性特征 | 第38-47页 |
6.2.1 物种替代变异特征 | 第38-41页 |
6.2.2 物种替代变异垂直变化 | 第41页 |
6.2.3 物种相似性特征 | 第41-47页 |
7 环境对物种分布的影响 | 第47-53页 |
7.1 聚类分析 | 第47-50页 |
7.2 主分量分析 | 第50-51页 |
7.3 环境对物种分布的影响 | 第51-53页 |
8 水分与物种多样性相关关系 | 第53-56页 |
8.1 不同演替阶段水分与物种多样性相关性 | 第53-54页 |
8.2 水平样带水分与物种多样性相关性 | 第54-55页 |
8.3 垂直样带水分与物种多样性相关性 | 第55-56页 |
9 物种多样性保护 | 第56-62页 |
9.1 喀斯特植物的水分适应 | 第56-58页 |
9.2 物种多样性保护分析 | 第58-62页 |
9.2.1 水分-物种多样性保护 | 第58-60页 |
9.2.2 管理保护建议 | 第60-62页 |
10 结论与讨论 | 第62-65页 |
10.1 结论 | 第62-63页 |
10.2 讨论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附录 | 第72-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