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证券内幕交易犯罪客观方面若干争议问题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s第4-5页
导论第8-13页
    一、关于内幕信息特征的争议第8-10页
    二、“利用”要素的性质和具体认定第10页
    三、对“明示、暗示”的认定问题第10-13页
第一章 内幕信息认定的争议问题第13-30页
    第一节 内幕信息未公开性的认定第13-21页
        一、内幕信息未公开性的起点—内幕信息形成时间的判断第13-17页
        二、内幕信息未公开性的终点—内幕信息公开标准的判断第17-21页
    第二节 内幕信息的重要性特征及其判断第21-26页
        一、我国法律对内幕信息重要性的规定及评述第21-25页
        二、重要性的判断标准第25-26页
    第三节 内幕信息需要具备真实性特征第26-30页
        一、强调“真实性”特征的理由第27页
        二、对真实性含义的妥当解释第27-29页
        三、对内幕信息认识错误的处理第29-30页
第二章 “利用”要素的性质和具体认定第30-37页
    第一节 “利用”要素的性质第30-33页
        一、对“利用”要素肯定说的坚持第30-32页
        二、“利用”要素属于客观构成要件要素第32-33页
    第二节 “利用内幕信息”的具体认定第33-37页
        一、对利用要素证明标准的争议第33-35页
        二、我国司法解释中的相关规定及实践中的认定第35页
        三、笔者的观点第35-37页
第三章 对“明示、暗示”行为相关争议的分析第37-43页
    第一节 刑法修订的实质及意义第37-39页
        一、刑法修订的实质是共犯行为的正犯化第37-38页
        二、刑法修订前的处理方法及困境第38-39页
    第二节 “明示、暗示”的含义及其与泄露信息行为的关系第39-43页
        一、明示、暗示的基本含义与建议等同第39-40页
        二、明示、暗示的对象是交易行为第40-41页
        三、明示、暗示与泄露内幕信息之间的关系第41-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7-48页
后记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边界识别的局部城市设计创作方法与实践
下一篇:现代汉语书面语词和口语词差异及其对应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