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

在隐私与安全之间—美国电子通讯监听法律规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8-11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8页
    二、研究价值、方法及意义第8-9页
    三、文献综述第9-11页
第一章 前电子时代的笨拙应对:“物理侵入”理论第11-17页
    第一节 20世纪初期的判例起源第11-14页
    第二节 《联邦通信法案》与“物理侵入”第14-17页
第二章 隐私权的兴起与“合理期待隐私保护”原则的确立第17-28页
    第一节 宪法对隐私权的保护第17-18页
        一、宪法修正案对隐私权的保护第17-18页
        二、60年代的认可与70年代的保守潮流第18页
    第二节 凯茨案:“合理期待隐私保护”第18-28页
        一、贝格案:推翻“物理侵入”理论第19页
        二、“合理期待隐私保护”原则的确立第19-26页
        三、凯茨案的影响及意义第26-28页
第三章 隐私与安全的平衡:《电子通讯隐私法案》第28-37页
    第一节 1986年《电子通讯隐私法案》第28-31页
        一、立法结构及主要内容第28-29页
        二、基本制度及适用范围第29-31页
    第二节 电子通讯监听制度的基本原则第31-34页
        一、正当程序原则第31-32页
        二、最后手段和最低限度原则第32-34页
    第三节 制度性与灵活性紧密结合第34-37页
        一、允许适度的无证监听第34-35页
        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灵活运用第35-37页
第四章 安全威胁下的摇摆:从《爱国者法案》到《自由法案》第37-45页
    第一节 信息共享:《执法通讯协助法案》第37-38页
    第二节“9·11”阴影下的《爱国者法案》第38-43页
        一、立法背景第38-40页
        二、主要内容第40-42页
        三、安全法案的持续修改第42-43页
    第三节 2015年《美国自由法案》第43-45页
结语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2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2-53页
后记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某型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评估及其应用研究
下一篇:策略性城市网络形成及城市发展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