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淘宝发展问题研究--以莱阳市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25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6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10-15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分析 | 第16-21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第三节 研究目的、方法与思路 | 第21-23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三 研究思路 | 第22-23页 |
第四节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 第23-25页 |
一 论文创新点 | 第23-24页 |
二 研究的不足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农村淘宝的内涵与发展条件 | 第25-37页 |
第一节 农村淘宝的含义 | 第25-27页 |
一 农村淘宝的概念 | 第25页 |
二 农村淘宝的发展规划与历程 | 第25页 |
三 农村淘宝合伙人选择条件以及盈利机制 | 第25-27页 |
第二节 农村淘宝所需要的发展条件 | 第27-33页 |
一 政府的政策支持 | 第27-29页 |
二 企业的战略体系 | 第29-31页 |
三 社会技术条件 | 第31-33页 |
第三节 相似行业发展分析 | 第33-37页 |
一 淘1站的失败 | 第33-34页 |
二 京东“3F战略”的发展 | 第34页 |
三 苏宁进军农村电商市场 | 第34-35页 |
四 对比与启示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农村淘宝的典型运营模式:县村两级模式 | 第37-43页 |
第一节 农村淘宝县村两级运营模式的含义及成因 | 第37-39页 |
一 县村两级运营模式的含义 | 第37-38页 |
二 县村两级运营模式的成因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农村淘宝县村两级运营模式的优势 | 第39页 |
一 化散为整利于管理 | 第39页 |
二 区域合理节约成本 | 第39页 |
三 信息传递保证效率 | 第39页 |
第三节 农村淘宝合伙人的地位及发展前景 | 第39-41页 |
一 阿里巴巴农村市场的开拓者 | 第40页 |
二 电商企业与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 | 第40页 |
三 小成本创业者 | 第40页 |
四 合伙人发展前景分析 | 第40-41页 |
第四节 农村淘宝发展的综合影响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国内典型案例比较与分析 | 第43-48页 |
第一节 章丘经验 | 第43-44页 |
一 实施农村淘宝+扶贫战略 | 第43页 |
二 政府的大力支持 | 第43页 |
三 企业带动 | 第43-44页 |
四 特产种类多,环境天然适合发展旅游业 | 第44页 |
第二节 桐庐经验 | 第44-46页 |
一 农村淘宝三模式对比分析 | 第44-45页 |
二 浙江桐庐发展农村淘宝优势分析 | 第45-46页 |
第三节 总结与启示 | 第46-48页 |
第五章 山东省个案调查:莱阳市农村淘宝发展现状 | 第48-61页 |
第一节 莱阳市农村淘宝发展现状 | 第48-49页 |
一 莱阳市基本情况 | 第48页 |
二 莱阳市发展农村淘宝的优势 | 第48-49页 |
第二节 莱阳市农村淘宝发展概况 | 第49-52页 |
一 莱阳市农村淘宝发展的效果 | 第49-50页 |
二 发展中出现的典型事例 | 第50-52页 |
第三节 莱阳市农村淘宝样本统计与分析 | 第52-58页 |
一 调查问卷样本统计 | 第52-55页 |
二 莱阳市农村淘宝发展分析 | 第55-57页 |
三 莱阳市农村淘宝民众接受情况分析 | 第57-58页 |
第四节 莱阳市农村淘宝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 第58-61页 |
一 莱阳市农村淘宝发展制约问题与分析 | 第58-60页 |
二 促进莱阳市农村淘宝发展的几点意见 | 第60-61页 |
第六章 促进农村淘宝深入良性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61-66页 |
第一节 加强政府层面宏观调控 | 第61-62页 |
一 政府的现行做法 | 第61页 |
二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 第61-62页 |
第二节 推进企业的战略部署 | 第62-63页 |
第三节 增强村淘合伙人自我调控的能力 | 第63-66页 |
一 村淘合伙人严格要求自己,增强业务能力 | 第63-64页 |
二 紧跟政府政策,不断创新发展 | 第64页 |
三 紧跟阿里战略体系,增强与其他企业合作能力 | 第64-6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一 结论 | 第66页 |
二 展望 | 第66-68页 |
附录 | 第68-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