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医用非织造材料的种类及特征 | 第11-13页 |
1.2.1 防护性医用品 | 第12页 |
1.2.2 功能性医用品 | 第12-13页 |
1.3 相转化成膜法 | 第13-15页 |
1.4 超疏水表面理论 | 第15-17页 |
1.5 超疏水织物构筑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1.6 本课题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第2章 疏水后整理对排气膜性能的影响 | 第22-35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22-25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2页 |
2.1.2 拒水整理剂的制备 | 第22页 |
2.1.3 浸轧烘焙工艺的确定 | 第22-23页 |
2.1.4 整理工艺参数范围的确定 | 第23页 |
2.1.5 正交试验 | 第23-24页 |
2.1.6 拒水拒油拒酒精等级测试 | 第24页 |
2.1.7 接触角测试 | 第24-25页 |
2.1.8 强力性能测试 | 第25页 |
2.1.9 透气性测试 | 第25页 |
2.1.10 试样表面及截面形貌分析 | 第25页 |
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25-34页 |
2.2.1 输液排气膜非织造基布及涂层坯布分析 | 第25-27页 |
2.2.2 拒水后整理工艺的预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27-28页 |
2.2.3 后整理工艺的正交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28-31页 |
2.2.4 烘培时间的研究 | 第31-32页 |
2.2.5 后整理对排气膜性能的影响 | 第32-3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表面粗糙度对排气膜疏水性能的影响 | 第35-46页 |
3.1 试验部分 | 第35-37页 |
3.1.1 试验原料 | 第35页 |
3.1.2 SiO_2/拒水剂后处理方法 | 第35-36页 |
3.1.3 PVDF颗粒/拒水剂后处理方法 | 第36页 |
3.1.4 透气性测试 | 第36页 |
3.1.5 孔径及孔径分布测试 | 第36页 |
3.1.6 接触角的测定 | 第36页 |
3.1.7 SEM观察坯布的表面和截面形态 | 第36-37页 |
3.1.8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 | 第37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7-44页 |
3.2.1 SiO_2颗粒对输液排气膜拒水性能的影响 | 第37-38页 |
3.2.2 PVDF粉末对输液排气膜粗糙结构的影响 | 第38-44页 |
3.3 结论 | 第44-46页 |
第4章 相转化PVC/PAN排气膜的制备及研究 | 第46-55页 |
4.1 膜溶剂选择与确定 | 第46-47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7-48页 |
4.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47页 |
4.2.2 PVC/PAN铸膜液的制备 | 第47-48页 |
4.2.3 排气膜阻水和透气测试 | 第48页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8-52页 |
4.3.1 异丙醇含量对排气膜阻水和透气的影响 | 第48-49页 |
4.3.2 不同异丙醇含量排气膜表观形貌 | 第49-50页 |
4.3.3 不同PVC/PAN比例对排气膜透气和阻水性能的影响 | 第50-51页 |
4.3.4 不同PVC/PAN比例对排气膜孔径影响 | 第51页 |
4.3.5 不同PVC/PAN比例排气膜表面形态 | 第51-52页 |
4.4 疏水后整理对排气膜性能的影响 | 第52-54页 |
4.4.1 后整理工艺对排气膜透气和阻水性能的影响 | 第52-53页 |
4.4.2 后整理工艺对排气膜表观形态的影响 | 第53页 |
4.4.3 后整理工艺对排气膜孔径的影响 | 第53-54页 |
4.4.4 后整理前后膜接触角及沾水分析 | 第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5.1 结论 | 第55-56页 |
5.2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