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分级基金现行制度的改进建议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 第8-9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 第9-10页 |
第四节 本文创新点 | 第10页 |
第五节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分级基金的基本概念及特性 | 第13-31页 |
第一节 分级基金基本慨念 | 第13-16页 |
一、分级基金含义 | 第13-14页 |
二、分级基金分类 | 第14页 |
三、分级基金杠杆设计原理 | 第14-16页 |
第二节 分级基金特性 | 第16-18页 |
一、独特募集方式 | 第16页 |
二、份额转换设计 | 第16-17页 |
三、阀值设定 | 第17页 |
四、折算条款设计 | 第17-18页 |
第三节 我国分级基金发展历程 | 第18-25页 |
一、我国分级基金的发展历程和产品特点 | 第18-22页 |
二、我国分级基金对市场的作用 | 第22-23页 |
三、国外分割资本信托对我国分级基金发展的启示 | 第23-25页 |
第四节 我国分级基金机制 | 第25-31页 |
一、分级基金运作机制 | 第25-26页 |
二、分级基金的风险收益和杠杆机制 | 第26页 |
三、分级基金套利机制 | 第26-31页 |
第三章 我国分级基金的现行制度不足 | 第31-40页 |
第一节 证券投资基金的治理结构存在不足 | 第31-33页 |
一、基金管理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 第31页 |
二、基金托管人缺乏责任感 | 第31页 |
三、监管局于独立董事职责不统一 | 第31-32页 |
四、基金持有人会议缺乏操作性 | 第32-33页 |
第二节 证券投资基金的监管体制存在弊端 | 第33-35页 |
一、监管层次不完善监管不到位并缺乏力度 | 第33页 |
二、资金管理公司缺乏自律性 | 第33-35页 |
第三节 分级基金管理体制的不足 | 第35-40页 |
一、投资者准入门槛的缺失 | 第35页 |
二、高杠杆率下出现了连续的流动性丧失 | 第35-36页 |
三、极端情况所产生的下折风险 | 第36-40页 |
第四章 我国分级基金的现行制度改进建议 | 第40-48页 |
第一节 完善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结构 | 第40-42页 |
一、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 第40-41页 |
二、契约型基金要实行独立委托人制度 | 第41页 |
三、完善管理公司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 第41-42页 |
第二节 完善基金的监管制度 | 第42-45页 |
一、建立对基金市场进行动态综合监管的相关制度 | 第42-43页 |
二、加强对管理公司的管理和监督 | 第43页 |
三、加强分级基金适当性管理 | 第43-45页 |
四、建立与证券投资基金相关的评价机制 | 第45页 |
第三节 加强分级基金体制建设 | 第45-48页 |
一、提高分级基金产品设计和服务能力 | 第45-46页 |
二、加强分级基金产品的信息披露 | 第46页 |
三、设置折算前的风险提示阀值 | 第46页 |
四、加强对流动性的管理 | 第46-4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