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论文--土壤成分论文

典型岩溶区不同植被覆盖类型下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氮特征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6页
        1.2.1 土壤团聚体与土壤有机碳研究进展第11-12页
        1.2.2 土壤有机碳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5页
        1.2.3 土壤有机碳、氮研究进展第15-16页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6-20页
        1.3.1 研究目标第16-17页
        1.3.2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3 技术路线图第18-20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20-26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20页
    2.2 样地设置与样品采集第20-23页
        2.2.1 样地选择与取样点介绍第20-21页
        2.2.2 土壤样品采集第21-23页
    2.3 测定方法第23页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3-26页
第3章 岩溶区不同植被覆盖类型下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第26-34页
    3.1 不同植被覆盖类型下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第26-28页
        3.1.1 土壤<0.001mm粘粒第27页
        3.1.2 土壤pH值第27-28页
        3.1.3 土壤有机碳第28页
        3.1.4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第28页
    3.2 不同植被覆盖类型下土壤养分形态差异第28-31页
        3.2.1 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第30页
        3.2.2 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第30-31页
        3.2.3 土壤全钙和交换性钙含量第31页
    3.3 土壤养分形态之间的关系第31-33页
    3.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4章 不同植被覆盖类型下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组分含量特征分析第34-52页
    4.1 不同植被覆盖类型土壤团聚体组成状况第34-36页
    4.2 不同植被覆盖类型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第36-38页
    4.3 不同植被覆盖类型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组分含量变化分析第38-46页
        4.3.1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对土壤总有机碳贡献率第38-40页
        4.3.2 土壤团聚体易氧化碳含量及对土壤总有机碳贡献率第40-43页
        4.3.3 土壤团聚体轻组有机碳含量及对土壤总有机碳贡献率第43-46页
    4.4 土壤总有机碳-团聚体有机碳及组分-各粒级团聚体含量相互关系第46-49页
        4.4.1 土壤总有机碳与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的相互关系第46-47页
        4.4.2 土壤总有机碳与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组分的相互关系第47-48页
        4.4.3 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及组分的相互关系第48-49页
    4.5 本章小结第49-52页
第5章 不同植被覆盖类型下土壤团聚体碳、氮含量特征分析第52-60页
    5.1 不同植被覆盖类型下土壤团聚体全氮、碱解氮含量变化第52-55页
        5.1.1 土壤团聚体全氮含量第52-53页
        5.1.2 土壤团聚体碱解氮含量第53-55页
    5.2 不同植被覆盖类型下土壤团聚体C/N影响分析第55-57页
    5.3 土壤团聚体碳、氮含量关系分析第57-58页
    5.4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6章 不同植被覆盖类型土壤团聚体碳氮关系分析与“碳汇”效应讨论第60-64页
    6.1 不同植被覆盖类型下土壤团聚体碳、氮关系分析第60-61页
    6.2 不同植被覆盖类型下土壤“碳汇”效应的讨论分析第61-64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7.1 研究结论第64-65页
    7.2 不足与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4页
致谢第74-75页
作者简介第75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肌理感受”—陶艺肌理语言探究
下一篇:商品包装设计中海洋文化符号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