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注释表 | 第13-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第2章 LTE系统及PDCP协议概述 | 第19-38页 |
2.1 LTE系统的网络架构 | 第19-20页 |
2.2 LTE系统的协议栈体系 | 第20-21页 |
2.3 LTE系统PDCP层的结构和功能 | 第21-37页 |
2.3.1 数据传输流程 | 第22-25页 |
2.3.2 ROHC报头压缩 | 第25-33页 |
2.3.3 加密和完整性保护 | 第33-35页 |
2.3.4 PDCP PDU格式和参数 | 第35-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基于OAI的PDCP层数据传输和压缩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38-61页 |
3.1 OAI软件无线电平台简介 | 第38-41页 |
3.1.1 OAI的研究与发展 | 第38-39页 |
3.1.2 OAI平台的软硬件架构 | 第39-41页 |
3.2 基于OAI的PDCP层数据传输流程的设计 | 第41-48页 |
3.2.1 OAI中PDCP层接口和缓存的设计 | 第41-44页 |
3.2.2 PDCP层数据传输过程中变量的定义 | 第44页 |
3.2.3 RB配置处理 | 第44-45页 |
3.2.4 eNB端下行数据发送流程的设计 | 第45-46页 |
3.2.5 eNB端上行数据发送流程的设计 | 第46-48页 |
3.3 基于OAI的ROHC报头压缩模块的设计 | 第48-55页 |
3.3.1 ROHC系统框架设计 | 第48-49页 |
3.3.2 ROHC压缩器功能模块的设计 | 第49-51页 |
3.3.3 ROHC解压器功能模块的设计 | 第51-52页 |
3.3.4 ROHC反馈包设计 | 第52-53页 |
3.3.5 ROHC压缩和解压处理流程 | 第53-55页 |
3.4 报头压缩模块的性能分析 | 第55-60页 |
3.4.1 OAI软件的调试与运行 | 第55-58页 |
3.4.2 基于OAI的ROHC模块测试与分析 | 第58-6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4章 LTE系统中PDCP层报头压缩算法的研究 | 第61-77页 |
4.1 ROHC模块中的报头压缩算法 | 第61-66页 |
4.1.1 刻度压缩编码算法 | 第61-63页 |
4.1.2 IP-ID压缩编码算法 | 第63页 |
4.1.3 LSB/WSLB压缩编码算法 | 第63-66页 |
4.2 U模式中改进的WLSB算法 | 第66-69页 |
4.3 测试实验及性能对比 | 第69-76页 |
4.3.1 测试方案设计 | 第69-71页 |
4.3.2 关键参数选择 | 第71-75页 |
4.3.3 WLSB改进算法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75-7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7-79页 |
5.1 工作总结 | 第77页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