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道医养生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2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7-8页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第8-9页 |
三、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第一章 道医孙思邈生平著作、社会背景及思想渊源 | 第12-26页 |
1.1 孙思邈生平及著作 | 第12-16页 |
1.1.1 孙思邈的生平 | 第12-15页 |
1.1.2 孙思邈的著作 | 第15-16页 |
1.2 社会背景 | 第16-18页 |
1.3 思想渊源——孙思邈道医养生与医儒释道 | 第18-26页 |
1.3.1 与医 | 第18-21页 |
1.3.2 与儒 | 第21-22页 |
1.3.3 与释 | 第22-24页 |
1.3.4 与道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医道互融——孙思邈医药思想解析 | 第26-42页 |
2.1 孙氏与医道阴阳五行思想互融 | 第26-31页 |
2.1.1 道家道教与阴阳五行思想 | 第26-27页 |
2.1.2 医家与阴阳五行思想 | 第27-29页 |
2.1.3 孙氏与道医两家阴阳五行思想 | 第29-31页 |
2.2 道教养生与孙思邈预防养生思想 | 第31-37页 |
2.2.1 优生优育 | 第32-34页 |
2.2.2 内炼养生 | 第34页 |
2.2.3 预防传染 | 第34-36页 |
2.2.4 食疗养生 | 第36-37页 |
2.3 道教炼丹术与孙思邈药物学贡献 | 第37-42页 |
第三章 兼采医道——孙思邈内炼养生思想探究 | 第42-57页 |
3.1 道教形神观与孙思邀的内炼养生思想 | 第42-45页 |
3.2 道教修炼术与孙思邈内炼养生思想 | 第45-57页 |
3.2.1 养性修炼 | 第45-49页 |
3.2.2 内丹修炼 | 第49-50页 |
3.2.3 养生十三法和导引行气 | 第50-51页 |
3.2.4 睡眠养生 | 第51-55页 |
3.2.5 房中养生 | 第55-57页 |
第四章 援道入医——孙思邈道教符咒养生思想研究 | 第57-67页 |
4.1 道教符咒养生溯源 | 第57-60页 |
4.2 孙思邈符咒养生思想探析 | 第60-67页 |
4.2.1 持禁 | 第60-61页 |
4.2.2 斋戒 | 第61-62页 |
4.2.3 禁咒 | 第62-64页 |
4.2.4 符菉 | 第64-67页 |
结语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