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甲骨的发现与用途 | 第9-11页 |
1.1.1 甲骨及甲骨文的发现 | 第9-10页 |
1.1.2 商人对卜骨的使用 | 第10-11页 |
1.2 卜骨的起源及分布 | 第11-12页 |
1.2.1 卜骨的起源 | 第11页 |
1.2.2 卜骨的发展与分布 | 第11-12页 |
1.3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4 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明义士甲骨 | 第17-23页 |
2.1 明义士与明义士甲骨 | 第17-19页 |
2.1.1 明义士简介 | 第17-18页 |
2.1.2 明义士甲骨简介及其分布 | 第18-19页 |
2.2 明义士甲骨制作工艺简述 | 第19-20页 |
2.2.1 占卜前准备工作简述 | 第19-20页 |
2.2.2 占卜过程 | 第20页 |
2.2.3 占卜后卜甲的处理 | 第20页 |
2.3 明义士甲骨的价值 | 第20-22页 |
2.3.1 历史价值 | 第21页 |
2.3.2 科学价值 | 第21页 |
2.3.3 艺术价值 | 第21-22页 |
2.4 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明义士甲骨病害调查和科学分析 | 第23-52页 |
3.1 引言 | 第23页 |
3.2 病害调查的内容 | 第23页 |
3.3 病害调查成果统计与数据分析 | 第23-36页 |
3.3.1 明义士甲骨病害图的绘制 | 第24-27页 |
3.3.2 明义士甲骨病害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7-36页 |
3.4 科学实验分析 | 第36-51页 |
3.4.1 明义士甲骨风化程度研究 | 第37-40页 |
3.4.2 明义士甲骨水垢研究 | 第40-43页 |
3.4.3 明义士甲骨硬结物研究 | 第43-46页 |
3.4.4 水垢、硬结物、甲骨本体硬度研究 | 第46-47页 |
3.4.5 明义士甲骨表面微生物研究 | 第47页 |
3.4.6 明义士甲骨刻画铭文字口研究 | 第47-51页 |
3.5 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明义士甲骨保护研究 | 第52-73页 |
4.1 引言 | 第52-53页 |
4.2 刻画铭文甲骨的表面清理研究 | 第53-61页 |
4.2.1 刻画铭文甲骨变色病害的分析和治理 | 第53-56页 |
4.2.2 刻画铭文甲骨泥土附着物病害的分析与治理 | 第56-59页 |
4.2.3 刻画铭文甲骨硬结物病害的分析与保护 | 第59-60页 |
4.2.4 刻画铭文甲骨微生物病害,其他附着物和结晶盐的处理 | 第60-61页 |
4.2.5 刻画铭文字口污染物清理 | 第61页 |
4.3 刻画铭文甲骨的粘接加固与封护研究 | 第61-72页 |
4.3.1 明义士甲骨的粘接材料筛选与实践研究 | 第62-64页 |
4.3.2 动物骨胶在明义士甲骨粘接上的应用 | 第64-66页 |
4.3.3 明义士甲骨加固材料筛选研究 | 第66-67页 |
4.3.4 明义士甲骨动物骨胶加固研究 | 第67-71页 |
4.3.5 明义士甲骨封护实验研究 | 第71-72页 |
4.4 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明义士甲骨的保存与展示研究 | 第73-83页 |
5.1 前言 | 第73页 |
5.2 明义士甲骨保存与展示现状 | 第73-74页 |
5.2.1 明义士甲骨保存现状 | 第73-74页 |
5.2.2 明义士甲骨展示现状 | 第74页 |
5.3 明义士甲骨保存设计 | 第74-78页 |
5.3.1 明义士甲骨保存设计理念 | 第74-75页 |
5.3.2 明义士甲骨囊盒设计 | 第75-78页 |
5.4 明义士甲骨展示设计 | 第78-80页 |
5.4.1 明义士甲骨展柜设计 | 第78-79页 |
5.4.2 明义士甲骨的虚拟展示设计 | 第79-80页 |
5.5 电子拓片研究 | 第80-83页 |
5.5.1 电子拓片使用仪器和软件 | 第80-81页 |
5.5.2 蓝光扫描仪的原理和特点 | 第81页 |
5.5.3 电子拓片的制作 | 第81页 |
5.5.4 明义士甲骨电子拓片实例 | 第81-83页 |
结论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