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背景介绍 | 第11-12页 |
·蓄热式加热炉简介 | 第12-14页 |
·加热炉概述 | 第12-13页 |
·高温蓄热式燃烧技术概述 | 第13-14页 |
·蓄热式加热炉燃烧系统改进设计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CFD 软件及蓄热式加热炉数学模型 | 第17-28页 |
·CFD 软件介绍 | 第17-19页 |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 | 第17页 |
·CFD 软件的定义 | 第17-18页 |
·CFD 软件的模块及求解流程 | 第18页 |
·CFD 软件的种类 | 第18-19页 |
·FLUENT 介绍 | 第19-22页 |
·FLUENT 的特点 | 第19-20页 |
·FLUENT 的配套前处理软件——GAMBIT | 第20-21页 |
·FLUENT 的仿真步骤 | 第21-22页 |
·蓄热式加热炉热工过程仿真的数学模型 | 第22-27页 |
·基本方程 | 第22-23页 |
·湍流模型——Realizable k-ε模型 | 第23-25页 |
·非预混燃烧模型——平衡混合分数/PDF 模型 | 第25-26页 |
·辐射模型——P-1 模型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L2 级燃烧控制系统中钢锭温度预测模型的设计 | 第28-52页 |
·问题概述 | 第28-30页 |
·研究对象描述 | 第30-31页 |
·钢锭吸热升温的CFD 仿真 | 第31-33页 |
·GAMBIT 前处理 | 第31-32页 |
·FLUENT 参数设置 | 第32页 |
·FLUENT 后处理 | 第32-33页 |
·基于仿真结果的钢锭温度预测模型的设计 | 第33-50页 |
·原有钢坯温度预测模型的描述 | 第33-35页 |
·原有钢坯温度预测模型的误差分析 | 第35-39页 |
·钢锭上(下)表面温度预测模型的设计 | 第39-48页 |
·钢锭内部中心点温度预测模型的设计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蓄热式烧嘴喷口间夹角的优化设计 | 第52-72页 |
·问题概述 | 第52-53页 |
·研究对象描述 | 第53-57页 |
·蓄热式加热炉工作过程介绍 | 第53-54页 |
·蓄热式加热炉炉体结构介绍及简化 | 第54-57页 |
·虚拟加热炉及加热一段上部段燃烧的CFD 仿真 | 第57-62页 |
·GAMBIT 前处理 | 第57-58页 |
·FLUENT 参数设置 | 第58-59页 |
·FLUENT 后处理 | 第59页 |
·非稳态燃烧与稳态燃烧的讨论 | 第59-62页 |
·基于仿真结果的蓄热式烧嘴喷口间夹角的优化设计 | 第62-71页 |
·烧嘴喷口间夹角的优化方法 | 第62-67页 |
·不同工况下最佳夹角的探讨 | 第67-70页 |
·全炉段仿真验证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L1 级燃烧控制系统中燃烧换向方式的设计及实现 | 第72-92页 |
·问题概述 | 第72-73页 |
·研究对象描述 | 第73-75页 |
·虚拟段及加热一段上部段燃烧的CFD 仿真 | 第75-76页 |
·基于仿真结果的燃烧换向方式的设计 | 第76-86页 |
·“中部温度高、两端温度低”原因分析 | 第76-78页 |
·“对角线式”燃烧换向方式的描述与分析 | 第78-80页 |
·全炉段“对角线式”燃烧换向方式的设计 | 第80-83页 |
·小负荷“对角线式”燃烧换向方式的设计 | 第83-86页 |
·基于S7-PLCSIM 的“对角线式”燃烧换向方式的实现 | 第86-91页 |
·S7-PLCSIM 概述 | 第86页 |
·S7-PLCSIM 仿真调试步骤 | 第86-88页 |
·S7-PLCSIM 与WinCC 联合调试的结果 | 第88-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92-94页 |
·全文总结 | 第92-93页 |
·工作展望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8页 |
致谢 | 第98-10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专利 | 第10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重要科研项目 | 第100-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