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线性摩擦焊原理 | 第10-11页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2.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15-17页 |
第2章 总体方案与结构设计 | 第17-34页 |
2.1 总体方案 | 第17-19页 |
2.1.1 总体设计 | 第17-18页 |
2.1.2 可调幅振动系统的基本原理 | 第18-19页 |
2.2 结构设计 | 第19-33页 |
2.2.1 变相机构设计 | 第19-22页 |
2.2.2 锥齿轮设计计算 | 第22-30页 |
2.2.3 曲柄轴装配体设计 | 第30-31页 |
2.2.4 横梁和滑块设计 | 第31-32页 |
2.2.5 振动平台设计 | 第32页 |
2.2.6 液压施力机构设计 | 第32-3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可调幅振动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 | 第34-50页 |
3.1 可调幅振动系统运动学分析 | 第34-36页 |
3.2 可调幅振动系统动力学分析 | 第36-39页 |
3.3 电机轴负载转矩和等效转动惯量 | 第39-40页 |
3.3.1 电机轴负载转矩 | 第39页 |
3.3.2 等效转动惯量 | 第39-40页 |
3.4 基于Simulink的建模与仿真 | 第40-44页 |
3.4.1 Simulink简介 | 第40页 |
3.4.2 基于Simulink的建模 | 第40-42页 |
3.4.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2-44页 |
3.5 误差分析与改进 | 第44-49页 |
3.5.1 配合间隙对可调幅振动系统的影响 | 第44页 |
3.5.2 考虑配合间隙的误差分析与改进 | 第44-46页 |
3.5.3 改进后仿真结果分析 | 第46-4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液压施力系统设计与控制 | 第50-61页 |
4.1 液压施力系统的技术指标 | 第50页 |
4.2 液压施力系统设计 | 第50-51页 |
4.2.1 液压施力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 第50-51页 |
4.2.2 液压施力系统计算及主要液压元件选型 | 第51页 |
4.3 液压施力系统控制 | 第51-55页 |
4.3.1 液压施力系统的传递函数 | 第51-54页 |
4.3.2 液压施力系统压力PID控制 | 第54-55页 |
4.4 基于PSO算法的PID控制参数优化 | 第55-60页 |
4.4.1 PSO算法简介 | 第55-56页 |
4.4.2 目标函数 | 第56-57页 |
4.4.3 优化结果 | 第57-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关键零部件校核与有限元分析 | 第61-72页 |
5.1 理论计算校核 | 第61-64页 |
5.1.1 曲柄轴校核 | 第61-64页 |
5.1.2 滑动轴承校核 | 第64页 |
5.1.3 滚动轴承校核 | 第64页 |
5.2 有限元分析 | 第64-71页 |
5.2.1 有限元分析与SolidWorks Simulation简介 | 第64-65页 |
5.2.2 连杆分析 | 第65-68页 |
5.2.3 横梁分析 | 第68-69页 |
5.2.4 滑块分析 | 第69-7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3页 |
6.1 总结 | 第72页 |
6.2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附录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