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陆架盆地闽江凹陷中生代层序地层格架与沉积体系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8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沉积体系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工区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6页 |
1.4 主要认识及创新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8-28页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第18-24页 |
2.1.1 构造位置 | 第18-21页 |
2.1.2 构造演化 | 第21-22页 |
2.1.3 断裂与岩浆岩分布 | 第22-24页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第24-28页 |
2.2.1 海域中生代地层特征 | 第24-25页 |
2.2.2 海陆中生代地层对比 | 第25-28页 |
第三章 层序地层学研究 | 第28-44页 |
3.1 井资料层序地层学分析 | 第28-34页 |
3.1.1 ZJ-1 井层序地层学分析 | 第29-31页 |
3.1.2 ZJ-2 井层序地层学分析 | 第31-34页 |
3.2 地震资料层序地层学分析 | 第34-42页 |
3.2.1 层序界面识别 | 第34-40页 |
3.2.2 剖面层序地层分析 | 第40-42页 |
3.3 层序地层的展布特征 | 第42-44页 |
第四章 中生界沉积相分析 | 第44-69页 |
4.1 岩心相分析 | 第44-58页 |
4.1.1 ZJ-1 井岩心相分析 | 第44-52页 |
4.1.2 ZJ-2 井岩心相分析 | 第52-58页 |
4.2 地震相分析 | 第58-69页 |
4.2.1 地震相分析的原理 | 第59-61页 |
4.2.2 地震相解释 | 第61-69页 |
第五章 沉积体系及沉积模式研究 | 第69-78页 |
5.1 沉积体系研究 | 第69-70页 |
5.2 沉积模式研究 | 第70-78页 |
5.2.1 雁荡低凸起构造演化史分析 | 第70-72页 |
5.2.2 台北低凸起构造演化史分析 | 第72-76页 |
5.2.3 沉积模式 | 第76-7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3-84页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3页 |
发表的论文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