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9-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6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3页 |
1.2.1 多孔介质泥浆侵入机理 | 第15-17页 |
1.2.2 泥浆侵入物理模拟 | 第17-19页 |
1.2.3 复杂介质泥浆侵入数值模拟 | 第19-23页 |
1.2.4 研究现状总结 | 第23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4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及主要成果 | 第25-26页 |
第二章 低孔渗储层泥浆侵入有限差分数值模拟 | 第26-46页 |
2.1 泥浆侵入数学模型 | 第26-29页 |
2.1.1 两相渗流微分方程 | 第26-28页 |
2.1.2 水的对流微分方程 | 第28-29页 |
2.1.3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第29页 |
2.2 泥浆侵入有限差分数值模拟 | 第29-38页 |
2.2.1 数值模拟流程 | 第29-30页 |
2.2.2 两相渗流方程有限差分格式 | 第30-34页 |
2.2.3 水的对流方程有限差分格式 | 第34-35页 |
2.2.4 考虑重力影响的有限差分格式 | 第35-36页 |
2.2.5 大型稀疏线性方程组求解 | 第36-37页 |
2.2.6 相关参数处理 | 第37页 |
2.2.7 数值模拟算例 | 第37-38页 |
2.3 泥浆侵入敏感因素分析 | 第38-42页 |
2.3.1 储层孔隙度 | 第38-39页 |
2.3.2 储层渗透率 | 第39-40页 |
2.3.3 泥饼渗透率 | 第40-41页 |
2.3.4 压差 | 第41-42页 |
2.4 泥浆侵入实验装置关键参数计算 | 第42-45页 |
2.4.1 地层模型厚度 | 第42-44页 |
2.4.2 地层模型径向长度 | 第44-45页 |
2.5 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地层模块泥浆侵入多功能物理模拟系统设计 | 第46-70页 |
3.1 泥浆侵入物理模拟基本原理 | 第46页 |
3.2 泥浆侵入物理模拟系统详细设计 | 第46-56页 |
3.2.1 实验装置整体结构 | 第46-47页 |
3.2.2 模拟井筒及配套实施 | 第47-49页 |
3.2.3 砂岩地层模块 | 第49页 |
3.2.4 第一类侵入室(带电极) | 第49-52页 |
3.2.5 第二类侵入室(带压力传感器) | 第52页 |
3.2.6 第三类侵入室 | 第52-53页 |
3.2.7 泥浆侵入数据采集装置 | 第53-56页 |
3.2.8 滤失流量测量装置 | 第56页 |
3.3 泥浆侵入物理模拟配套设施 | 第56-62页 |
3.3.1 恒温实验室 | 第56-57页 |
3.3.2 地层模块饱和装置 | 第57-58页 |
3.3.3 泥浆配制装置 | 第58-59页 |
3.3.4 泥饼参数检测仪器 | 第59-62页 |
3.4 泥浆侵入物理模拟实验操作流程 | 第62-66页 |
3.4.1 实验准备工作 | 第62页 |
3.4.2 不同类型泥浆滤失性能的对比实验 | 第62-63页 |
3.4.3 不同泥浆压差的泥浆侵入对比实验 | 第63页 |
3.4.4 不同物性地层模块的泥浆侵入对比实验 | 第63-64页 |
3.4.5 动、静滤失转换实验 | 第64页 |
3.4.6 地层模块泥浆侵入伤害评估实验 | 第64-65页 |
3.4.7 泥饼形成规律研究实验 | 第65-66页 |
3.5 泥浆侵入实验装置研制及试运行 | 第66-69页 |
3.5.1 泥浆侵入实验装置研制 | 第66-67页 |
3.5.2 泥浆侵入实验装置试运行 | 第67-69页 |
3.6 小结 | 第69-70页 |
第四章 地层模块物性测试及泥浆侵入数据处理方法 | 第70-81页 |
4.1 地层模块选材与精加工 | 第70-72页 |
4.1.1 地层模块选材 | 第70-72页 |
4.1.2 地层模块精加工 | 第72页 |
4.2 电阻数据处理 | 第72-77页 |
4.2.1 理论基础 | 第72-73页 |
4.2.2 波及范围假设法 | 第73-74页 |
4.2.3 电阻率换算 | 第74-76页 |
4.2.4 电阻率交会图 | 第76-77页 |
4.3 压力数据处理 | 第77-78页 |
4.4 滤失流量数据处理 | 第78-79页 |
4.5 小结 | 第79-81页 |
第五章 地层模块泥浆侵入实验及侵入特征分析 | 第81-95页 |
5.1 实验设计 | 第81页 |
5.2 地层模块非均质性影响 | 第81-83页 |
5.2.1 地层压力数据 | 第81-82页 |
5.2.2 电阻测量数据 | 第82-83页 |
5.3 盐水泥浆侵入特征 | 第83-86页 |
5.3.1 电阻率变化规律 | 第83-84页 |
5.3.2 地层压力变化规律 | 第84-85页 |
5.3.3 泥饼参数变化规律 | 第85-86页 |
5.4 动、静滤失转换侵入特征 | 第86-87页 |
5.5 淡水泥浆侵入特征 | 第87-92页 |
5.5.1 砂岩物性对泥浆侵入的影响 | 第87-91页 |
5.5.2 压差对泥浆侵入的影响 | 第91-92页 |
5.6 侵入后砂岩模块渗透率损伤评估 | 第92-93页 |
5.7 小结 | 第93-9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5-97页 |
6.1 结论 | 第95-96页 |
6.2 展望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3页 |
附录Ⅰ 发明专利申请—地层模块泥浆侵入多功能物理模拟系统 | 第103-122页 |
附录Ⅱ 授权实用新型专利—钻井泥饼渗透率测量装置 | 第122-12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28-130页 |
致谢 | 第130-131页 |
作者简介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