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决型泥石流起动模型与放大效应研究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1-21页 |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 1.2.1 流域内堵塞坝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1.2.2 溃决流量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1.2.3 泥石流起动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1.3.2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 第2章 沟道内堵塞体特征分析 | 第21-29页 |
| 2.1 沟道内形成堵塞体影响因素 | 第22-25页 |
| 2.2 堰塞体成因类型 | 第25-27页 |
| 2.3 沟道内堵溃点失稳类型 | 第27-29页 |
| 第3章 溃决型泥石流放大效应 | 第29-41页 |
| 3.1 溃决型泥石流事件 | 第29-33页 |
| 3.2 沟道侵蚀型泥石流事件 | 第33-35页 |
| 3.3 溃决型泥石流特征分析 | 第35-41页 |
| 3.3.1 特征参数对比分析 | 第35-38页 |
| 3.3.2 影响因素分析 | 第38-41页 |
| 第4章 溃决型泥石流起动条件初步判别方法 | 第41-54页 |
| 4.1 堵溃点溃决流量分析 | 第41-44页 |
| 4.2 泥石流侵蚀模型 | 第44-49页 |
| 4.2.1 侵蚀计算模型 | 第44-47页 |
| 4.2.2 侵蚀数值模型 | 第47-49页 |
| 4.3 模型数据计算 | 第49-54页 |
| 4.3.1 溃决-侵蚀数值模型 | 第49-51页 |
| 4.3.2 模型实验验证 | 第51-54页 |
| 第5章 七盘沟溃决型泥石流特征分析 | 第54-70页 |
| 5.1 七盘沟流域概况 | 第54-56页 |
| 5.2 堵溃点分析 | 第56-59页 |
| 5.3 模型计算 | 第59-70页 |
| 5.3.1 溃决流量过程线计算 | 第59-66页 |
| 5.3.2 泥石流过程模拟 | 第66-70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3页 |
| 6.1 结论 | 第70-71页 |
| 6.2 展望 | 第71-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