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单电子有效势计算原子的相关特性
中文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17页 |
1.1 单电子有效势的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理论部分 | 第17-21页 |
2.1 量子化学和GAUSSIAN | 第17页 |
2.2 电子结构计算方法 | 第17-20页 |
2.3 单电子有效势 | 第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电子与氦原子散射 | 第21-41页 |
3.1 研究背景 | 第21-26页 |
3.1.1 散射的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描述 | 第21-23页 |
3.1.2 分波法 | 第23-25页 |
3.1.3 电子与氦原子的散射 | 第25-26页 |
3.2 电子与氦原子散射的计算 | 第26-33页 |
3.2.1 波函数在长、短程处近似公式的推导 | 第26-28页 |
3.2.2 Numerov法 | 第28-29页 |
3.2.3 相移计算 | 第29-31页 |
3.2.3.1 积分法求相移 | 第29-30页 |
3.2.3.2 公式法求相移 | 第30-31页 |
3.2.4 散射长度 | 第31-32页 |
3.2.5 散射截面 | 第32-33页 |
3.3 数值模拟 | 第33-34页 |
3.4 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34-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里德堡铯原子的能级能量和量子亏损 | 第41-51页 |
4.1 里德堡铯原子研究背景 | 第41-42页 |
4.2 理论铺垫 | 第42-44页 |
4.2.1 氢原子 | 第42-43页 |
4.2.2 量子态及其表象 | 第43页 |
4.2.3 量子亏损 | 第43-44页 |
4.3 数值模拟 | 第44-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5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