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论文

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城市河流生态廊道设计研究--以保定漕河廊道景观设计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1页
    1.1 选题背景第14-15页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1.2.1 选题目的第15页
        1.2.2 选题意义第15-16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1 生态修复理念的研究第16页
        1.3.2 生态廊道的研究第16-17页
        1.3.3 城市河流生态廊道的研究第17-18页
        1.3.4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第18页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8-20页
        1.4.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4.2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5 技术路线第20-21页
第二章 城市河流生态廊道相关问题的研究第21-26页
    2.1 城市河流生态廊道的提出与定义第21页
    2.2 城市河流生态廊道的结构特点第21-22页
    2.3 城市河流生态廊道的景观特点第22-23页
        2.3.1 郊野与城市的景观连廊第22-23页
        2.3.2 多样的景观类型第23页
        2.3.3 城市文脉传承景观第23页
    2.4 城市河流生态廊道的功能特性第23-26页
        2.4.1 优化城市空间格局第23-24页
        2.4.2 市民休闲胜地第24-25页
        2.4.3 城市经济发展轴第25页
        2.4.4 城市名片第25-26页
第三章 生态修复相关理论研究第26-30页
    3.1 生态修复的主要理论第26-27页
    3.2 生态修复的方法研究第27-30页
        3.2.1 指导思想第27页
        3.2.2 方法内容第27-30页
第四章 相关案例分析第30-37页
    4.1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和加冷河道修复第30-33页
        4.1.1 项目概况第30-31页
        4.1.2 生态修复规划策略第31-33页
    4.2 西班牙马德里RIO景观规划第33-35页
        4.2.1 项目概况第33-34页
        4.2.2 生态修复规划策略第34-35页
    4.3 香港启德河生态修复与景观提升第35-37页
        4.3.1 项目概况第35-36页
        4.3.2 生态修复规划策略第36-37页
第五章 城市河流生态廊道的规划研究第37-46页
    5.1 河床规划设计研究第37-40页
        5.1.1 设计理念第37-38页
        5.1.2 平面布局第38-39页
        5.1.3 生态工程措施第39页
        5.1.4 植物布局第39-40页
    5.2 河床边、河漫滩、堤岸景观带第40-41页
        5.2.1 设计理念第40页
        5.2.2 平面布局第40-41页
        5.2.3 生态工程措施第41页
        5.2.4 植物布局第41页
    5.3 河岸高地景观带第41-44页
        5.3.1 设计理念第41-42页
        5.3.2 平面布局第42页
        5.3.3 生态工程措施第42-43页
        5.3.4 植物布局第43-44页
    5.4 紧邻城市空间景观带第44-46页
        5.4.1 设计理念第44页
        5.4.2 平面布局第44-45页
        5.4.3 植物布局第45-46页
第六章 保定市漕河生态廊道景观设计第46-75页
    6.1 项目区位与上位规划分析第46-49页
        6.1.1 项目区位分析第46-48页
        6.1.2 上位规划分析第48-49页
    6.2 现状分析第49-50页
        6.2.1 交通网络现状第49页
        6.2.2 周边村落现状第49-50页
        6.2.3 河道堤防现状第50页
    6.3 景观建设发展策略第50-51页
        6.3.1 三大发展战略第50-51页
        6.3.2 规划理念第51页
        6.3.3 设计指导原则第51页
        6.3.4 生态廊道设计性质第51页
    6.4 现状改造提升策略第51-52页
        6.4.1 河道驳岸改造设计第51-52页
        6.4.2 堤防提升工程第52页
    6.5 建设目标第52页
    6.6 总体规划设计第52-67页
        6.6.1 保定民俗园景观设计第55-58页
        6.6.2 保定中心城区景观轴线—中央公园第58-61页
        6.6.3 低碳园景观设计第61-63页
        6.6.4 湿地园景观设计第63-66页
        6.6.5 生态农业园景观设计第66-67页
    6.7 专项规划设计第67-75页
        6.7.1 道路专项设计第67-68页
        6.7.2 种植专项设计第68-69页
        6.7.3 雨水利用系统第69-71页
        6.7.4 生态小品设计第71-72页
        6.7.5 河流生态廊道结构景观分析第72-75页
第七章 结语与不足之处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干旱胁迫对油菜种子萌发期及苗期生理影响及抗氧化酶基因表达分析
下一篇:扬州市结核分枝杆菌分子分型及耐药性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