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绪论 | 第9-18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3 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3 相关研究现状的评述 | 第13-15页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 | 第1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5页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2、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5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8-20页 |
2.1.1 有色金属矿 | 第18页 |
2.1.2 有色金属矿综合利用开发 | 第18-19页 |
2.1.3 区域经济发展 | 第19页 |
2.1.4 县域经济 | 第19-20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2.2.1 区域经济相关理论 | 第20-21页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1-22页 |
2.2.3 产业结构理论 | 第22页 |
2.3 有色金属综合利用开发的技术分析 | 第22-25页 |
3、永兴县域经济及其有色金属综合利用开发的现状 | 第25-35页 |
3.1 区域概况 | 第25-26页 |
3.2 永兴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 第26-31页 |
3.3 永兴县有色金属储量 | 第31-32页 |
3.4 永兴县有色金属综合利用开发现状 | 第32-35页 |
4、有色金属综合利用开发的影响评价 | 第35-47页 |
4.1 有色金属综合利用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35-36页 |
4.2 有色金属综合利用开发产生的经济效益 | 第36-42页 |
4.2.1 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第37-39页 |
4.2.2 对产业关联效应的影响 | 第39-40页 |
4.2.3 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第40-42页 |
4.2.4 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第42页 |
4.3 有色金属综合利用开发产生的社会效益 | 第42-47页 |
4.3.1 对就业的影响 | 第42-44页 |
4.3.2 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 第44页 |
4.3.3 对技术进步的影响 | 第44-45页 |
4.3.4 对环境的影响 | 第45-47页 |
5、基于有色金属综合利用开发的永兴县域经济发展建议 | 第47-58页 |
5.1 突出有色金属综合利用开发的产业优势 | 第47-54页 |
5.1.1 坚持发展有色金属综合利用开发 | 第48-49页 |
5.1.2 坚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第49-50页 |
5.1.3 加强技术人员培养研发 | 第50页 |
5.1.4 推动关联产业发展 | 第50-52页 |
5.1.5 推进产业集聚效应 | 第52-54页 |
5.2 借助有色金属综合利用开发产业优势,推进城镇进程 | 第54-55页 |
5.2.1 科学规划 | 第54页 |
5.2.2 加快县城的建设 | 第54-55页 |
5.2.3 强化城市产业支撑 | 第55页 |
5.3 借力有色金属综合利用开发技术优势,坚持可持续发展 | 第55-58页 |
5.3.1 在县域经济上要突出发展开放经济 | 第55-56页 |
5.3.2 在资源利用上要突出发展加工经济 | 第56-58页 |
6、结束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