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儿科学论文--小儿外科学论文--小儿泌尿科学论文

不同气腹压力下婴儿两部位法腹腔镜肾盂成形术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第9-15页
英文摘要第15-22页
符号说明第23-24页
前言第24-26页
第一部分: 婴儿腹腔镜肾盂成形术中不同CO_2气腹压力对机体酸碱平衡的影响第26-34页
    1 资料与方法第26-28页
        1.1 病例选择与分组第26页
        1.2 麻醉、手术及气腹方法第26-27页
        1.3 监测指标第27页
        1.4 统计学处理第27-28页
    2 结果第28-32页
    3 讨论第32-33页
    4 结论第33-34页
第二部分: 婴儿腹腔镜肾盂成形术中不同CO_2气腹压力对机体细胞因子及体液免疫的影响第34-4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4-36页
        1.1 病例选择与分组第34-35页
        1.2 麻醉、手术及气腹方法第35页
        1.3 标本收集第35页
        1.4 检测原理方法第35-36页
        1.5 统计学处理第36页
    2 结果第36-41页
        2.1 LP组与HP组组内比较第36-37页
        2.2 LP组与HP组组间比较第37-41页
    3 讨论第41-45页
        3.1 白介素-6(IL-6)、白介素-1(IL-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第42-43页
        3.2 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4第43-45页
    4 结论第45-46页
第三部分: 婴儿腹腔镜肾盂成形术中不同CO_2气腹压力对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第46-54页
    1 资料与方法第46-48页
        1.1 病例资料第46页
        1.2 麻醉、手术及气腹方法第46-47页
        1.3 主要仪器设备第47页
        1.4 观察指标、试剂及测定方法第47-48页
        1.5 氧化指标的测定第48页
        1.6 统计学处理第48页
    2 结果第48-51页
        2.1 血清MDA含量的变化第48页
        2.2 血清SOD含量的变化第48页
        2.3 血清T-AOC含量的变化第48-51页
    3 讨论第51-52页
    4 结论第52-54页
第四部分: 不同CO_2气腹压下两部位法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婴儿肾盂积水的临床对照研究及手术技巧探讨第54-72页
    1 资料与方法第54-59页
        1.1 病例选择与分组第54-56页
        1.2 肾积水评价及手术适应症第56-57页
        1.3 手术成功的评价第57页
        1.4 手术方法第57-59页
        1.5 数据采集第59页
        1.6 统计分析方法第59页
    2 结果第59-63页
    3 讨论第63-71页
        3.1 UPJO的病因学/发病率第63-64页
        3.2 UPJO的胚胎学第64-65页
        3.3 UPJO的临床特征及诊断第65-66页
        3.4 UPJO的处理第66页
        3.5 UPJO的手术治疗方法第66-67页
        3.6 腹腔镜手术中CO_2气腹对婴儿生理功能的影响第67-68页
        3.7 不同气腹压力对婴儿腹腔镜肾盂成形术的影响第68页
        3.8 婴儿两部位法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手术经验和技巧探讨第68-71页
    4 结论第71-72页
全文总结第72-73页
附图第73-76页
参考文献第76-83页
综述 腹腔镜手术中CO_2气腹对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第83-92页
    1. CO_2气腹对血气及酸碱平衡的影响第83-84页
    2. CO_2气腹对机体免疫的影响第84-86页
        2.1 白介素-6(IL-6)、白介素-1(IL-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第84-86页
    3. CO_2气腹对腹腔局部免疫机能的影响第86-87页
    4. CO_2气腹对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第87页
    5. 前景和展望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92页
致谢第92-9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93-94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94-95页
外文论文第95-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整合素αvβ6与MMP-9在胃癌预后及侵袭转移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下一篇:黄芪甲苷抑制糖尿病肾病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