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保护学论文--林火论文

黑龙江省森林火险等级及天气形势预报方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林火预报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第12-13页
     ·国外林火研究进展第12页
     ·我国林火预报研究成果第12-13页
   ·黑龙江省森林火灾年代际变化特点第13-15页
   ·特大森林火灾年代际特点及时空分布特点第15-17页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19页
第二章 林火预报原理第19-31页
   ·天气要素与林火第19-26页
     ·气温与燃烧的关系第19-20页
     ·可燃物含水率与火灾第20-23页
     ·空气湿度与火灾第23页
     ·大风与火灾第23-25页
     ·大气降水与火灾第25-26页
   ·黑龙江省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方法原理第26-30页
     ·森林火险气象等级(FFDR)的划分第26-27页
     ·森林火险气象等级的基本原理第27-29页
     ·森林火险气象等级(FFDR)订正第29-30页
   ·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的业务应用第30-31页
第三章 黑龙江省林区高森林火险等级年代际变化特第31-39页
   ·资料来源及分析方法第31页
   ·黑龙江省春防期高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初、终日分布特征第31-32页
   ·黑龙江省高森林火险期分区第32-33页
   ·各区域春季高森林火险期的变化特征第33-34页
   ·春季森林火险期变化的气候背景分析第34-35页
   ·大、小兴安岭春季高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分布特点第35-37页
     ·气候分布第35-36页
     ·年代际变化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四章 高森林火险天气形势分类第39-50页
   ·资料来源第39页
   ·历史天气库第39-40页
   ·短时期三天内高火险天气形势的分型分类第40-48页
     ·大陆高压暖脊类第41-42页
     ·低涡类第42页
     ·西北气流控制类第42-47页
     ·阻高控制类第47-48页
     ·小结第48页
   ·在高火险天气形势下相对湿度与气温的变化特征第48-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雷击火特点及其预报方法研究第50-56页
   ·雷击火的时间变化特点第51-52页
     ·年代际变化特点第51页
     ·月、日分布特点第51-52页
   ·雷击火的空间分布特点第52-53页
   ·雷击火日数与高森林火险等级日数的对比分析第53-54页
   ·雷击火发生日的天气形势分型分类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六章 综合利用两种林火预报方法的个例检验第56-59页
   ·2000 年"6·18"松岭雷击火特大森林火灾个例分析第56-57页
     ·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方法结果分析第56页
     ·天气形势分类法结果分析第56-57页
     ·小结第57页
   ·2007年"4·30"罕诺河森林(草原)火灾个例分析第57-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七章 结论第59-62页
   ·主要结论第59-60页
   ·不足之处第60页
   ·研究展望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广东森林警察和谐公共关系建设研究
下一篇:固原地区大黄属植物资源的调查与地理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