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图表目录 | 第8-9页 |
第一部分 绪言 | 第9-21页 |
1 锰的生物学功能 | 第9-13页 |
·锰与酶 | 第9-10页 |
·锰与骨骼发育 | 第10-11页 |
·锰与脂质代谢 | 第11页 |
·锰与免疫 | 第11-12页 |
·锰与其他 | 第12-13页 |
2 锰在家禽体内的吸收与代谢 | 第13页 |
3 影响锰吸收利用的因素 | 第13-14页 |
4 家禽锰需要量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5 有机锰在家禽中应用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6 锰与球虫病 | 第16-20页 |
·球虫病的危害 | 第16-17页 |
·鸡球虫病的致病机理 | 第17页 |
·鸡球虫与自由基引起的脂质过氧化物和抗氧化酶活关系 | 第17-18页 |
·球虫病对免疫机能的影响 | 第18-19页 |
·胃肠粘膜免疫 | 第19-20页 |
7 球虫病与锰代谢之间的关系 | 第20-21页 |
第二部分 本论文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 | 第21-22页 |
第三部分 试验研究 | 第22-49页 |
试验一 不同水平有机锰(Mintrex Mn)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免疫 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22-3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6页 |
·试验动物与日粮分组 | 第23页 |
·基础日粮组成 | 第23-24页 |
·试验动物及其饲养管理 | 第24-25页 |
·观察指标 | 第25-26页 |
·生产性能 | 第25页 |
·免疫学指标 | 第25页 |
·抗氧化指标 | 第25-26页 |
·组织中矿物质的沉积 | 第26页 |
·统计分析 | 第26页 |
2. 试验结果 | 第26-30页 |
·不同水平Mintrex Mn 对0-6 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26-27页 |
·不同水平Mintrex Mn 对0-6 周龄肉仔鸡胫骨锰沉积的影响 | 第27-28页 |
·不同水平Mintrex Mn 对肉仔鸡抗氧化物能力的影响 | 第28页 |
·不同水平Mintrex Mn 对0-3 周龄肉仔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28-29页 |
·不同水平 Mintrex Mn 对 0-3 肉仔鸡肠道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 第29-30页 |
3 讨论 | 第30-31页 |
·不同水平Mintrex Mn 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30页 |
·不同水平Mintrex Mn 对胫骨锰含量和胫骨强度的影响 | 第30-31页 |
·不同水平Mintrex Mn 对肉仔鸡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31页 |
4. 结论 | 第31-32页 |
试验二 不同水平有机锰(Mintex Mn)对感染球虫肉仔鸡的生产性能、 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32-4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6页 |
·试验动物与分组 | 第32-33页 |
·基础日粮组成 | 第33-34页 |
·试验设计 | 第34页 |
·样品采集与测定 | 第34-35页 |
·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 | 第34页 |
·排泄物中球虫卵囊数和盲肠病变记分 | 第34页 |
·免疫学指标 | 第34-35页 |
·抗氧化指标 | 第35页 |
·组织矿物沉积 | 第35页 |
·统计分析 | 第35-36页 |
2 试验结果 | 第36-44页 |
·不同水平Mintrex Mn 对粪便中球虫卵囊数及盲肠病变记分的影响 | 第36页 |
·不同水平Mintrex Mn 对感染球虫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36-37页 |
·不同水平Mintrex Mn 对感染球虫肉仔鸡胫骨锰强度与锰沉积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不同水平Mintrex Mn 对感染球虫肉仔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 第38-39页 |
·不同水平Mintrex Mn 对球虫感染肉仔鸡细胞免疫和肠道sIgA 含量的影响 | 第39页 |
·不同水平Mintrex Mn 对感染球虫肉仔鸡免疫器官的影响 | 第39-44页 |
3. 分析与讨论 | 第44-48页 |
·卵囊计数盲肠病变记分 | 第44页 |
·不同水平Mintrex-Mn 对感染球虫肉仔鸡脾脏、胸腺、法氏囊指数的影响 | 第44-45页 |
·不同水平Mintrex-Mn 对感染球虫肉仔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影响 | 第45-46页 |
·不同水平Mintrex-Mn 对感染球虫肉仔鸡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46页 |
·不同水平 Mintrex-Mn 对感染球虫肉仔鸡胫骨锰沉积的影响 | 第46-47页 |
·不同水平Mintrex-Mn 对感染球虫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47页 |
·不同水平Mintrex-Mn 对感染球虫肉仔鸡肠道比重,胸肌率、腿肌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4. 结论 | 第48-49页 |
第四部分 结论与建议 | 第49-50页 |
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49页 |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49页 |
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62页 |
导师简介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