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理学论文--植物营养、代谢与呼吸论文--光合作用、碳素同化作用论文

浮游植物光合速率荧光动力学测量技术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3页
    1.2 测量方法与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1 气体交换法第13-14页
        1.2.2 叶绿素荧光法第14-16页
    1.3 论文目标与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1 研究目标第16页
        1.3.2 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2章 浮游植物光合速率荧光动力学测量原理第18-28页
    2.1 光合作用能流过程第18-20页
        2.1.1 光合结构第18-19页
        2.1.2 光能吸收与传递第19页
        2.1.3 电子传递过程第19-20页
    2.2 叶绿素荧光与光合电子传递第20-21页
        2.2.1 叶绿素荧光第20-21页
        2.2.2 荧光与光合电子传递第21页
    2.3 光合速率荧光动力学分析方法第21-26页
        2.3.1 荧光动力学第22-23页
        2.3.2 光合参数第23-24页
        2.3.3 光合速率第24-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8页
第3章 浮游植物荧光动力学曲线测量系统第28-60页
    3.1 测量系统总体设计第28-31页
    3.2 激发光强调控技术第31-42页
        3.2.1 可变光脉冲调制电路设计第33-37页
        3.2.2 激发光强自适应调整方法第37-40页
        3.2.3 结果与分析第40-42页
    3.3 快相与弛豫荧光信号检测技术第42-58页
        3.3.1 荧光特征分析第43-45页
        3.3.2 光电转换电路设计第45-48页
        3.3.3 滤波电路设计第48-50页
        3.3.4 快相荧光高速采样电路设计第50-53页
        3.3.5 弛豫荧光高灵敏检测电路设计第53-56页
        3.3.6 实验测试与分析第56-58页
    3.4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4章 浮游植物光合速率荧光动力学曲线反演方法第60-76页
    4.1 荧光信号获取第60-62页
        4.1.1 荧光强度提取第60-61页
        4.1.2 荧光信号预处理第61-62页
    4.2 光合作用参数反演算法研究第62-70页
        4.2.1 快相与弛豫荧光分析方法第62-65页
        4.2.2 参数反演算法第65-67页
        4.2.3 实验验证第67-70页
    4.3 光合速率分析方法第70-75页
        4.3.1 计算模型第70-71页
        4.3.2 分析方法第71-74页
        4.3.3 实验验证第74-75页
    4.4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5章 浮游植物光合速率实验对比分析第76-102页
    5.1 实验条件与藻种培养第76-78页
        5.1.1 实验方法与条件第76-77页
        5.1.2 藻种培养第77-78页
    5.2 光合作用参数对比分析实验第78-89页
        5.2.1 实验步骤第78-79页
        5.2.2 光照对比实验第79-86页
        5.2.3 盐度对比实验第86-89页
    5.3 光合速率对比实验第89-101页
        5.3.1 实验步骤第90-92页
        5.3.2 DCMU胁迫实验第92-94页
        5.3.3 盐浓度胁迫实验第94-96页
        5.3.4 光照条件第96-98页
        5.3.5 氮元素第98-101页
    5.4 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02-106页
    6.1 总结第102-103页
    6.2 展望第103-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6页
致谢第116-118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118-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31例男性乳腺癌临床分析及相关文献回顾
下一篇: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综合治疗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