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4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4-16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辽夏金时期的服饰纹样 | 第16-25页 |
第一节 与“辽夏金”同期并存的中原汉民族服饰纹样 | 第16-18页 |
一、唐代服饰纹样 | 第16-17页 |
二、宋代服饰纹样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多元化的“辽夏金”服饰纹样 | 第18-25页 |
一、辽代服饰纹样 | 第18-20页 |
二、西夏服饰纹样 | 第20-23页 |
三、金代服饰纹样 | 第23-25页 |
第三章 辽夏金时期服饰纹样的表现及分类 | 第25-56页 |
第一节 纹样在服装上的表现 | 第25-28页 |
一、纹样在辽代服装上的表现 | 第25-27页 |
二、纹样在西夏服装上的表现 | 第27页 |
三、纹样在金代服装上的表现 | 第27-28页 |
第二节 纹样在饰品上的表现 | 第28-32页 |
一、纹样在帽饰上的表现 | 第28-31页 |
二、纹样在鞋靴上的表现 | 第31-32页 |
第三节 纹样在纺织品上的表现 | 第32-33页 |
第四节 辽夏金服饰纹样的题材分类 | 第33-56页 |
一、动物纹样 | 第34-44页 |
二、植物纹样 | 第44-50页 |
三、人物纹样 | 第50-53页 |
四、几何纹样 | 第53-56页 |
第四章 辽代、西夏、金代服饰纹样的比较及其历史地位 | 第56-62页 |
第一节 辽代、西夏、金代服饰纹样的比较 | 第56-58页 |
一、纹样题材的比较 | 第56-57页 |
二、纹样构成和组合的比较 | 第57页 |
三、纹样工艺手法的比较 | 第57-58页 |
第二节 辽夏金服饰纹样的历史地位 | 第58-62页 |
一、历史地位 | 第58-59页 |
二、对后世的影响 | 第59-62页 |
第五章 辽夏金服饰纹样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 第62-70页 |
第一节 对于辽夏金时期服饰纹样的二次设计 | 第62-64页 |
第二节 辽夏金时期服饰纹样与现代设计的结合 | 第64-69页 |
一、辽夏金时期服饰纹样与现代设计结合的方法 | 第64-65页 |
二、服装款式与辽夏金服饰纹样的结合 | 第65-67页 |
三、服装色彩及面料与辽夏金服饰纹样的结合 | 第67-68页 |
四、多种工艺手法与辽夏金服饰纹样的结合 | 第68-69页 |
第三节 应用现状 | 第69-70页 |
结语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文章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