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9-13页 |
一、选题背景与缘由 | 第9页 |
二、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三、课题研究思路方法及内容 | 第11-12页 |
四、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德化瓷塑的发展背景 | 第13-30页 |
一、德化的自然条件为瓷塑的生产提供了基本条件 | 第13-16页 |
二、佛教及其他信仰形式促进了德化瓷塑的兴盛 | 第16-23页 |
1、佛教对瓷塑题材的直接影响 | 第17-19页 |
2、多宗教的融合促使了瓷塑的发展 | 第19-23页 |
三、“海上丝绸之路”商贸活动推动了德化瓷塑外销市场的繁荣 | 第23-30页 |
1、德化瓷塑的外销历程及海外遗存 | 第24-26页 |
2、海外贸易对德化瓷塑影响的双重性 | 第26-30页 |
第二章 从胎釉、成型、烧制看德化瓷塑工艺 | 第30-52页 |
一、由“冷”到“暖”的胎釉呈色 | 第30-37页 |
1、瓷泥、釉药加工工艺 | 第31-34页 |
2、胎、釉成分中各元素的含量及呈色差异 | 第34-37页 |
二、由“捏塑”到“注浆”的成型工艺 | 第37-47页 |
1、成型过程中雕塑手法的运用 | 第38-41页 |
2、成型工艺流程的变化 | 第41-47页 |
三、由“柴烧”到“电烧”的烧制工艺 | 第47-52页 |
1、柴窑及其烧制工艺 | 第47-50页 |
2、新式窑炉的使用 | 第50-52页 |
第三章 从题材、造型、装饰看德化瓷塑的审美特征 | 第52-66页 |
一、从对信仰的体现到自我表达的题材多样化 | 第52-55页 |
二、德化瓷塑的的造型之美 | 第55-59页 |
1、动静结合的形态美 | 第57-58页 |
2、结构严谨的比例美 | 第58-59页 |
三、德化瓷塑的装饰之美 | 第59-66页 |
1、纯粹又富有变化的色彩美 | 第59-63页 |
2、自然且柔媚流畅的线条美 | 第63-66页 |
第四章 德化瓷塑精神的守望者--德化瓷塑传承及发展现状的个案分析及思考 | 第66-71页 |
结语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图片目录 | 第74-76页 |
附录1:德化瓷塑文献检索一览表 | 第76-80页 |
附录2:德化瓷历代胎、釉化学成分梳理 | 第80-81页 |
附录3:德化历代瓷塑观音造像梳理 | 第81-83页 |
附录4:德化历代瓷塑达摩造像梳理 | 第83-84页 |
附录5:德化历代瓷塑弥勒造像梳理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