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10-13页 |
第一章 晚清民国昆曲宫谱的产生背景 | 第13-26页 |
第一节 “清唱”、“剧唱”与晚清民国昆曲宫谱的发展 | 第13-21页 |
第二节 晚清民国宫谱分类 | 第21-26页 |
第二章 曲谱功能与编订方式的转型 | 第26-49页 |
第一节 订谱意旨与曲谱功能 | 第26-32页 |
第二节 借曲谱阐“填词、制谱、度曲”之道 | 第32-42页 |
第三节 订谱者与编订发行过程 | 第42-49页 |
第三章 选曲标准与曲目风格 | 第49-72页 |
第一节 选曲形式的多元化 | 第49-53页 |
第二节 热门剧目与曲谱主流风格的稳定性 | 第53-64页 |
第三节 动态发展的选剧新倾向 | 第64-69页 |
第四节 硕果仅存的清唱散曲 | 第69-72页 |
第四章 宫谱中的文本加工与改编 | 第72-86页 |
第一节 结构与内容的调整 | 第72-78页 |
第二节 文词的增删与改动 | 第78-84页 |
第三节 文本改动与传奇的世俗化阐释 | 第84-86页 |
第五章 记谱形式与特征的因革 | 第86-126页 |
第一节 曲调与演奏标记的演变 | 第86-89页 |
第二节 板眼与口法标记由粗略到琐细 | 第89-106页 |
第三节 《长生殿·惊变》:同曲异谱的特例 | 第106-126页 |
结语 | 第126-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34页 |
附录 | 第134-147页 |
后记 | 第147-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