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56页 |
1.1 电致变色简介 | 第18-19页 |
1.1.1 电致变色定义及发展历程 | 第18页 |
1.1.2 电致变色的应用 | 第18-19页 |
1.2 电致变色材料分类 | 第19-29页 |
1.2.1 无机类电致变色材料 | 第20页 |
1.2.2 有机小分子类电致变色材料 | 第20-21页 |
1.2.3 导电聚合物电致变色材料 | 第21-29页 |
1.2.3.1 聚吡咯及衍生物 | 第21-22页 |
1.2.3.2 聚噻吩及衍生物 | 第22-25页 |
1.2.3.3 聚芳胺及衍生物 | 第25-27页 |
1.2.3.4 聚咔唑及衍生物 | 第27-29页 |
1.3 导电聚合物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 | 第29-31页 |
1.3.1 化学聚合 | 第29-30页 |
1.3.2 电化学聚合 | 第30-31页 |
1.4 导电聚合物的变色机理 | 第31-32页 |
1.5 交联结构导电聚合物研究进展 | 第32-38页 |
1.5.1 有机-金属交联结构聚合物 | 第33-34页 |
1.5.2 共价键交联结构聚合物 | 第34-38页 |
1.6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56页 |
第二章 基于噻吩-吡咯-噻吩单元的交联结构聚合物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 | 第56-82页 |
2.1 引言 | 第56-58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58-61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58-59页 |
2.2.2 实验仪器及表征 | 第59页 |
2.2.3 单体的合成 | 第59-60页 |
2.2.4 电化学测试 | 第60-61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61-77页 |
2.3.1 单体的电化学与几何结构性质研究 | 第61-63页 |
2.3.1.1 电化学性质 | 第61-62页 |
2.3.1.2 优化构型及电子云分布 | 第62-63页 |
2.3.2 电化学聚合及薄膜的电化学、电致变色性质研究 | 第63-67页 |
2.3.2.1 电化学聚合 | 第63-64页 |
2.3.2.2 聚合物薄膜的电化学性质 | 第64-65页 |
2.3.2.3 聚合物薄膜的表面形貌表征 | 第65-66页 |
2.3.2.4 聚合物薄膜的光谱电化学性质 | 第66页 |
2.3.2.5 聚合物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能测试 | 第66-67页 |
2.3.3 共聚及薄膜的电化学、电致变色性能研究 | 第67-77页 |
2.3.3.1 与EDOT电化学共聚 | 第67-70页 |
2.3.3.2 共聚物膜的电化学性质 | 第70页 |
2.3.3.3 共聚物薄膜的红外表征 | 第70-71页 |
2.3.3.4 不同比例共聚物薄膜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71-72页 |
2.3.3.5 共聚物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能 | 第72-76页 |
2.3.3.6 薄膜的颜色记忆行为 | 第76-77页 |
2.4 本章结论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第三章 基于噻吩-咔唑-苯衍生物的交联结构聚合物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 | 第82-108页 |
3.1 前言 | 第82-8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84-87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84页 |
3.2.2 实验仪器及表征 | 第84-85页 |
3.2.3 单体的合成 | 第85-86页 |
3.2.4 电化学聚合及测试 | 第86-8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87-98页 |
3.3.1 单体的电化学性质 | 第87-88页 |
3.3.2 单体的光学性质 | 第88页 |
3.3.3 电化学聚合 | 第88-89页 |
3.3.4 聚合物薄膜的电化学性质 | 第89-90页 |
3.3.5 聚合物薄膜的红外表征 | 第90-91页 |
3.3.6 聚合物薄膜的表面形貌 | 第91-92页 |
3.3.7 聚合物薄膜的光谱电化学性质 | 第92-93页 |
3.3.8 聚合物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质 | 第93-97页 |
3.3.9 聚合物薄膜的稳定性 | 第97-98页 |
3.4 本章结论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8页 |
第四章 基于四苯基甲烷-噻吩衍生物的交联结构聚合物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 | 第108-133页 |
4.1 前言 | 第108-11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110-113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110-111页 |
4.2.2 实验仪器及表征 | 第111页 |
4.2.3 单体的合成 | 第111-112页 |
4.2.4 电化学测试 | 第112-11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113-126页 |
4.3.1 单体的电化学性质 | 第113-114页 |
4.3.2 单体的光学性质 | 第114-115页 |
4.3.3 电化学聚合 | 第115-116页 |
4.3.4 聚合物的理论分析 | 第116-117页 |
4.3.5 聚合物薄膜的电化学性质 | 第117-118页 |
4.3.6 聚合物薄膜的红外表征 | 第118-119页 |
4.3.7 聚合物薄膜的表面形貌 | 第119-120页 |
4.3.8 聚合物薄膜的光谱电化学性质 | 第120-121页 |
4.3.9 聚合物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质 | 第121-124页 |
4.3.10 聚合物薄膜的稳定性 | 第124-126页 |
4.4 本章结论 | 第126-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3页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第133-134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133页 |
5.2 创新点 | 第133-134页 |
成果 | 第134-136页 |
致谢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