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5-6页 |
|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6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 1.2 钛硅分子筛TS-1 | 第14-18页 |
| 1.2.1 TS-1的合成 | 第14-15页 |
| 1.2.2 TS-1的结构和表征 | 第15-18页 |
| 1.3 TS-1分子筛改性 | 第18-24页 |
| 1.3.1 酸碱处理改性 | 第18-19页 |
| 1.3.2 金属或碱金属盐改性 | 第19-20页 |
| 1.3.3 硅烷化改性 | 第20-24页 |
| 1.4 TS-1与H_2O_2相互作用 | 第24-30页 |
| 1.4.1 钛过氧活性中心的形成 | 第24-26页 |
| 1.4.2 钛过氧活性中心的稳定性 | 第26-29页 |
| 1.4.3 溶剂对Ti-OOH稳定性的影响 | 第29-30页 |
| 1.5 TS-1/H_2O_2体系的活性酸中心 | 第30页 |
| 1.6 TS-1/H_2O_2体系的应用 | 第30-34页 |
| 1.6.1 烯烃环氧化 | 第31-32页 |
| 1.6.2 酮氨肟化 | 第32-34页 |
| 1.6.3 苯制苯酚 | 第34页 |
| 1.7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34-36页 |
| 第二章 实验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36-45页 |
| 2.1 课题研究内容 | 第36页 |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6-38页 |
| 2.2.1 主要试剂 | 第36-37页 |
| 2.2.2 主要仪器 | 第37-38页 |
| 2.3 实验操作步骤 | 第38-40页 |
| 2.3.1 硅烷化改性TS-1 | 第38-39页 |
| 2.3.2 催化剂+H_2O_2的样品制备 | 第39页 |
| 2.3.3 改性TS-1催化1-己烯环氧化反应 | 第39页 |
| 2.3.4 改性TS-1催化丁酮氨肟化反应 | 第39-40页 |
| 2.4 催化剂的表征 | 第40-42页 |
| 2.4.1 红外光谱仪(IR) | 第40-41页 |
| 2.4.2 热重-差热分析(TG-DTG) | 第41页 |
| 2.4.3 元素分析仪 | 第41页 |
| 2.4.4 ICP元素分析 | 第41页 |
| 2.4.5 固体紫外可见光谱(DRUV-Vis) | 第41页 |
| 2.4.6 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分析(BET) | 第41-42页 |
| 2.4.7 氨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 第42页 |
| 2.4.8 吡啶吸附红外光谱(Py-IR) | 第42页 |
| 2.5 反应数据处理 | 第42-44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三章 氨水预处理对TS-1结构及硅烷化效果的影响 | 第45-50页 |
| 3.1 氨水预处理对TS-1结构的影响 | 第45-47页 |
| 3.1.1 钛含量分析 | 第45页 |
| 3.1.2 FT-IR | 第45-47页 |
| 3.2 氨水预处理对硅烷化效果的影响 | 第47-50页 |
| 第四章 TS-1硅烷化改性及水解 | 第50-64页 |
| 4.1 FT-IR | 第51-54页 |
| 4.2 TG/DTG | 第54-57页 |
| 4.3 UV-Vis | 第57-58页 |
| 4.4 BET | 第58-62页 |
| 4.5 元素分析 | 第62-64页 |
| 第五章 改性对TS-1/H_2O_2体系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64-75页 |
| 5.1 UV-Vis | 第64-65页 |
| 5.2 NH_3-TPD | 第65-69页 |
| 5.3 Py-IR | 第69-72页 |
| 5.4 反应性能实验 | 第72-75页 |
| 5.4.1 1-己烯环氧化反应 | 第72-74页 |
| 5.4.2 丁酮氨肟化反应 | 第74-75页 |
| 第六章 改性TS-1/H_2O_2体系催化氧化机理分析 | 第75-79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2页 |
| 7.1 总结 | 第79-80页 |
| 7.2 展望 | 第80-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