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原子能技术论文--粒子探测技术、辐射探测技术与核仪器仪表论文--辐射探测技术和仪器仪表论文

高氡背景下人工α放射性气溶胶监测技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引言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3页
        1.1.1 放射性气溶胶分类第10-11页
        1.1.2 放射性气溶胶测量方法第11-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第2章 α 放射性气溶胶测量技术基本方法第16-22页
    2.1 α 粒子简介第16-17页
    2.2 气溶胶基本理论第17-19页
        2.2.1 气溶胶的浓度第18页
        2.2.2 气溶胶几何直径第18-19页
        2.2.3 气溶胶动理学直径第19页
    2.3 α 放射性气溶胶连续测量仪结构及测量原理第19-22页
        2.3.1 核素在滤膜上衰变原理第20页
        2.3.2 α 放射性气溶胶连续测量装置第20-22页
第3章 实验设备与实验方案的研究第22-41页
    3.1 探测器的选型第22-25页
        3.1.1 金硅面垒型半导体探测器第22-24页
        3.1.2 离子注入硅型半导体探测器第24-25页
    3.2 核信号获取电路的设计第25-30页
        3.2.1 低噪声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的设计第25-28页
        3.2.2 电源电路的设计第28-30页
    3.3 双通道测量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第30-36页
        3.3.1 最佳工作时间的研究第31-32页
        3.3.2 真空测量技术的研究第32-36页
    3.4 采样滤膜的研究及选型第36-41页
        3.4.1 拖尾指标的确定第37-38页
        3.4.2 同种滤膜不同孔径拖尾对比第38-39页
        3.4.3 不同滤膜同种孔径拖尾对比第39-41页
第4章 α 能谱处理方法研究第41-49页
    4.1 能谱平滑、寻峰和谱漂修正第41-44页
        4.1.1 能谱平滑第41-42页
        4.1.2 寻峰第42-43页
        4.1.3 峰位漂移修正第43-44页
    4.2 常压测量通道氡扣除算法第44-46页
    4.3 真空测量通道氡扣除算法第46-49页
第5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9-54页
    5.1 效率试验第49-50页
        5.1.1 探测器探测效率第49页
        5.1.2 管道损失效率第49-50页
    5.2 稳定性试验第50-51页
        5.2.1 采样流量稳定性第50页
        5.2.2 真空通道气压稳定性第50-51页
    5.3 监测浓度和探测下限实验第51-54页
结论第54-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生态控制与财务业绩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均值回归过程的碳价不确定条件下风电投资决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