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QSB+提升H公司产品质量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相关研究的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内研究的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 第14-15页 |
1.3.1 研究的难点 | 第14页 |
1.3.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质量管理理论及QSB+综述 | 第15-26页 |
2.1 质量管理理论 | 第15-17页 |
2.1.1 质量的意义 | 第15-16页 |
2.1.2 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 | 第16页 |
2.1.3 供应链环境下的全面质量管理 | 第16-17页 |
2.2 QSB+的概述 | 第17-26页 |
2.2.1 14版QSB工具的十一大要素的概述 | 第17-24页 |
2.2.2 16版QSB+工具的新增二大要素 | 第24-26页 |
第三章 H公司质量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26-33页 |
3.1 H公司基本情况与问题分析 | 第26-30页 |
3.1.1 H公司概况 | 第26-28页 |
3.1.2 H公司生产流程 | 第28-30页 |
3.2 H公司质量现状及问题 | 第30-33页 |
3.2.1 H公司质量改进前的状况 | 第30-31页 |
3.2.2 H公司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第31-33页 |
第四章 QSB+质量管理在H公司的导入 | 第33-37页 |
4.1 H公司对质量管理的重新认识 | 第33-34页 |
4.2 QSB+质量管理方法在H公司内的组织工作 | 第34-37页 |
第五章 H公司推进QSB+实施方案 | 第37-55页 |
5.1 快速反应要素的实施 | 第37-39页 |
5.2 不合格品控制要素的实施 | 第39-40页 |
5.3 检验工位&防呆、防错 | 第40-41页 |
5.4 标准化作业 | 第41-42页 |
5.5 人员培训 | 第42-44页 |
5.6 分层审核 | 第44-45页 |
5.7 风险降低 | 第45-46页 |
5.8 污染物控制 | 第46-47页 |
5.9 供应链管理 | 第47-48页 |
5.10 变更管理 | 第48-50页 |
5.11 设备维护 | 第50-52页 |
5.12 产及材料流管理 | 第52-54页 |
5.13 外部物流 | 第54-55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55-58页 |
6.1 推行QSB+质量方法的益处 | 第55-56页 |
6.2 顾客满意度情况 | 第56页 |
6.3 结束语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