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刑事侦查学(犯罪对策学、犯罪侦查学)论文--侦查技术与方法论文

测谎技术应用于职务犯罪侦查实践之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0页
一、测谎技术理论概述第10-16页
    (一) 测谎技术基本理论第10-13页
        1. 测谎技术的含义第10页
        2. 测谎技术的特征第10页
        3. 测谎技术的原理第10-11页
        4. 测谎技术的方法第11-13页
    (二) 测谎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应用第13-16页
        1. 测谎技术在国外的发展和应用第14页
        2. 测谎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和应用第14-16页
二、测谎技术应用于职务犯罪侦查的条件、程序和影响因素第16-20页
    (一) 测谎的适用条件第16页
    (二) 测谎应用的程序第16-18页
        1. 测前准备第16页
        2. 测前谈话第16-17页
        3. 正式测试第17页
        4. 数据分析第17页
        5. 测后谈话及突审第17页
        6. 出具测试结论第17-18页
    (三) 测谎结果的影响因素第18-20页
        1. 测谎主体因素第18页
        2. 被测对象因素第18-19页
        3. 环境因素第19页
        4. 侦查因素第19页
        5. 仪器设备因素第19-20页
三、测谎技术在职务犯罪侦查实践中的分析第20-28页
    (一) 测谎技术应用于职务犯罪侦查具有可采性和必要性第20-22页
    (二) 测谎技术应用于职务犯罪侦查具有现实积极作用第22-28页
        1. 施加强大的心理压力,促使犯罪嫌疑人动摇瓦解第22-23页
        2. 排除无辜者、甄别和认定犯罪嫌疑人第23页
        3. 帮助办案部门判断口供、分析和解决口供与口供或与其他证据之间的矛盾第23-24页
        4. 引导侦查,帮助确定侦查方向第24-25页
        5. 鉴别和验证其他鉴定工作,帮助办案部门确立正确的判断第25-26页
        6. 有利于促进侦查机关规范执法第26页
        7. 能够有效防止职务犯罪分子翻供第26-28页
四、测谎技术应用于职务犯罪侦查实践存在的问题第28-32页
    (一) 检察机关有关测谎的专业技术人才稀缺、硬件设备相对不足第28-29页
    (二) 不重视掌握应用测谎的最佳时间和测后突审阶段第29页
    (三) 缺乏使用测谎的立法和测谎对象范围的相关规定第29-30页
    (四) 缺少对测谎主体和测谎过程的有效监督以及相关法律责任规定第30-31页
    (五) 缺乏以立法形式确立测谎结论法律地位第31-32页
五、完善测谎技术在职务犯罪侦查实践中的构想第32-38页
    (一) 重视测谎专业人才培养,加强测谎技术硬件建设第32-33页
        1. 由检察机关制定独立的系统内部测谎技术人员资格标准第32页
        2. 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检察系统测谎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学习培训第32页
        3. 开展多渠道测谎技术人才交流学习第32页
        4. 重视测谎技术后备专业人员的培养第32-33页
        5. 检察机关从上至下设立测谎硬件配备专项第33页
    (二) 强化应用测谎讲究时机理念,注重把握利用测后突审环节第33页
    (三) 以法律形式规范测谎技术的启用以及测谎对象范围第33-34页
    (四) 加强检察机关内部监督,规范应用测谎技术的相关行为和责任第34-35页
    (五) 从立法角度确立测谎结论的证据效力和地位第35-38页
结语第38-39页
注释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42-43页
致谢第43-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与血尿酸等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