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民事审判程序性违法行为检察监督概述 | 第10-17页 |
(一) 民事审判程序性违法与检察监督的关系 | 第10-12页 |
1. 程序正当原理与民事检察监督的关系 | 第10页 |
2. 检察监督权对法院审判权、当事人私权的影响 | 第10-11页 |
3. 对程序性违法行为检察监督的范围与方式 | 第11-12页 |
(二) 民事审判程序性违法行为的类型化分析 | 第12-15页 |
1. 民事审判程序性违法行为的分类 | 第12-14页 |
2. 民事审判程序性违法行为引发的法律后果 | 第14-15页 |
(三) 民事审判程序性违法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15-17页 |
1. 法官自身因素导致民事审判程序性违法 | 第15页 |
2. “关系网”因素导致民事审判程序性违法 | 第15-17页 |
二、民事审判程序性违法行为的监督与不足分析 | 第17-21页 |
(一) 民事审判程序性违法行为监督的现有形式 | 第17-18页 |
1. 法院内部自上而下监督纠正形式 | 第17页 |
2. 纪检部门等外部监督纠正形式 | 第17-18页 |
3. 检察机关监督纠正形式 | 第18页 |
(二) 现有检察监督审查方法 | 第18-19页 |
1. 检察官或办案组的审查 | 第18页 |
2. 处(科)室对全部案件的讨论 | 第18页 |
3. 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做出决定 | 第18-19页 |
(三) 民事审判程序性违法行为监督的不足分析 | 第19-21页 |
1. 法官对民事审判程序性违法不良后果认识不足 | 第19页 |
2. 纪检部门监督存在监管缺位 | 第19-20页 |
3. 当事人申请监督存在滞后性 | 第20页 |
4. 检察机关尚未发挥其应有的监督作用 | 第20页 |
5. 法官习惯性违法未得到实质性纠正 | 第20-21页 |
三、完善检察机关对民事审判程序性违法行为的监督 | 第21-26页 |
(一) 树立、深化检察监督意识 | 第21-22页 |
1. 当事人树立申请检察机关进行法律监督的意识 | 第21页 |
2. 在法院内部树立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意识 | 第21页 |
3. 检察机关内部要强化法律监督意识 | 第21-22页 |
(二) 有限依法监督 | 第22-23页 |
1. 以当事人申请监督为主,检察机关依职权监督为辅 | 第22页 |
2. 上级检察机关依职权交办 | 第22-23页 |
3. 当事人以外的控告、举报 | 第23页 |
(三) 完善检察机关对民事审判程序性违法的监督方式 | 第23-26页 |
1. 提高承办人业务水平,强化案件办理质量 | 第23页 |
2. 检察建议与抗诉模式相结合 | 第23-24页 |
3. 将检察监督、纪检监督和法院自身纠正有机结合 | 第24-26页 |
结语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9页 |
致谢 | 第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