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化学分析与鉴定论文

中药重金属污染的LIBS直接检测可行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3页
        1.1.1 中药重金属污染现状第10-11页
        1.1.2 中药重金属污染途径与危害第11页
        1.1.3 中药重金属控制指标第11-13页
    1.2 现有重金属检测方法第13-14页
        1.2.1 高效液相色谱法第13页
        1.2.2 原子吸收光谱法第13页
        1.2.3 原子荧光光谱法第13-14页
        1.2.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第14页
        1.2.5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第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2 LIBS理论基础及用于中药检测的可行性分析第18-28页
    2.1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基本理论第18-19页
    2.2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基本特性第19-21页
        2.2.1 等离子体局部热平衡第19-20页
        2.2.2 等离子体温度第20页
        2.2.3 等离子体电子密度第20-21页
    2.3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基本特性第21-22页
        2.3.1 等离子体辐射过程第21-22页
        2.3.2 特征谱线形成过程第22页
    2.4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特点及应用第22-23页
    2.5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影响因素第23-24页
        2.5.1 激光能量第23页
        2.5.2 延迟时间第23页
        2.5.3 环境气压第23页
        2.5.4 光纤探测角度第23-24页
    2.6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定量分析方法第24-26页
        2.6.1 传统强度定标法第24-25页
        2.6.2 内标法第25页
        2.6.3 自由定标法第25-26页
    2.7 LIBS用于中药内重金属检测的可行性分析第26-27页
    2.8 本章小结第27-28页
3 LIBS中药重金属连续激发系统设计分析与搭建第28-38页
    3.1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系统设计分析第28-30页
        3.1.1 中药对象的确定第28页
        3.1.2 待测元素及分析谱线的确定第28-30页
    3.2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系统设计搭建第30-31页
    3.3 系统组成部件第31-37页
        3.3.1 激光器第31-33页
        3.3.2 光谱仪第33-34页
        3.3.3 延迟触发器第34-35页
        3.3.4 三维移动平台第35-36页
        3.3.5 激光能量传感器第36页
        3.3.6 激光能量计表头第36-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4 中药内重金属LIBS检测关键参数优化研究第38-55页
    4.1 真实含量检测第38页
    4.2 实验样品制备第38-39页
        4.2.1 含Cu样品第39页
        4.2.2 含Pb样品第39页
    4.3 激光能量特性分析第39-47页
        4.3.1 Cu元素激光能量特性分析第39-43页
        4.3.2 Pb元素激光能量特性分析第43-47页
    4.4 延迟时间特性分析第47-54页
        4.4.1 Cu元素延迟时间特性分析第47-51页
        4.4.2 Pb元素延迟时间特性分析第51-54页
    4.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5 LIBS的中药重金属检测结果分析及方法改进第55-84页
    5.1 定量分析中内标元素的选取第55-57页
        5.1.1 原子吸收光谱法对Ca含量的检测第55页
        5.1.2 Cu的内标参量选取第55-56页
        5.1.3 Pb元素内标参量选取第56-57页
    5.2 定量分析第57-64页
        5.2.1 Cu的定量分析第57-60页
        5.2.2 Pb的定量分析第60-62页
        5.2.3 内标法对线性拟合度的影响分析第62-63页
        5.2.4 检测限与国家标准的对比及分析第63页
        5.2.5 改进方向分析第63-64页
    5.3 中药内重金属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检测方法优化设计第64-70页
        5.3.1 示波器第66-68页
        5.3.2 光电探测器第68页
        5.3.3 电子定时器第68-69页
        5.3.4 高精度快门第69-70页
    5.4 方法优化前后的结果对比第70-81页
        5.4.1 信号抖动第70-74页
        5.4.2 信噪比第74-79页
        5.4.3 线性拟合度第79-80页
        5.4.4 检测限第80页
        5.4.5 小结第80-81页
    5.5 展望第81-83页
        5.5.1 样品状态第81页
        5.5.2 激光脉冲第81-82页
        5.5.3 缓冲气体第82页
        5.5.4 实验器件第82-83页
    5.6 本章小结第83-84页
总结与展望第84-86页
致谢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无线路由的多节点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我国各省旅游专业化适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