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1 关键概念 | 第10-11页 |
1.1 公平 | 第10页 |
1.2 不公平厌恶 | 第10-11页 |
2 最后通牒博弈范式 | 第11-13页 |
2.1 标准范式 | 第11页 |
2.2 简易范式 | 第11-12页 |
2.3 独裁者博弈 | 第12页 |
2.4 免责博弈 | 第12-13页 |
2.5 三玩家三选择范式 | 第13页 |
2.6 单局博弈与多局博弈 | 第13页 |
3 理论解释 | 第13-14页 |
3.1 理性人假设(自利假设) | 第13-14页 |
3.2 公平利他假设 | 第14页 |
4 公平行为的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4.1 提议者的公平行为 | 第14-15页 |
4.2 回应者的公平行为 | 第15-16页 |
4.3 公平行为的影响因素 | 第16-20页 |
5 公平行为的发生与发展 | 第20-22页 |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及研究思路 | 第22-28页 |
1 前人研究的不足 | 第22-23页 |
2 问题提出及研究思路 | 第23-28页 |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 第28-42页 |
1 实验一 不同处理情境对提议者公平行为的作用 | 第28-32页 |
1.1 研究目的及假设 | 第28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1.3 结果 | 第30-32页 |
1.4 讨论 | 第32页 |
2 实验二 儿童作为提议者在最后通牒博弈中的公平行为 | 第32-36页 |
2.1 研究目的及假设 | 第32-33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33-34页 |
2.3 结果 | 第34-35页 |
2.4 讨论 | 第35-36页 |
3 实验三 儿童作为回应者在最后通牒博弈中的公平行为 | 第36-42页 |
3.1 研究目的及假设 | 第37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37-39页 |
3.3 结果 | 第39-41页 |
3.4 讨论 | 第41-42页 |
第四部分 总讨论 | 第42-46页 |
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42-43页 |
2 儿童提议者和回应者的公平行为的发展 | 第43-46页 |
第五部分 总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