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安信证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1 研究思路第15页
        1.3.2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4 研究方法第16页
        1.4.1 调查研究法第16页
        1.4.2 实证分析法第16页
    1.5 创新和不足第16-18页
        1.5.1 创新点第17页
        1.5.2 不足第17-18页
第二章 券商集合资产管理业务概述第18-24页
    2.1 券商集合资产管理的基本理论第18-21页
        2.1.1 券商集合资产管理的内涵第18-19页
        2.1.2 券商集合资产管理的产品分类第19-20页
        2.1.3 券商集合资产管理的业务流程第20-21页
    2.2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管理第21-24页
        2.2.1 中国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营销策略第21页
        2.2.2 中国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投资决策第21-22页
        2.2.3 中国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风险控制第22-23页
        2.2.4 中国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收益分配第23-24页
第三章 安信证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概述第24-39页
    3.1 安信证券券商集合资产管理发展现状第24-33页
        3.1.1 安信证券集合资产管理发展历史第24-25页
        3.1.2 安信证券集合资产管理的业务现状第25-33页
    3.2 安信理财一号的分析第33-39页
        3.2.1 理财一号简要介绍第33-34页
        3.2.2 理财一号的投资模式第34-35页
        3.2.3 理财一号的特点第35-36页
        3.2.4 理财一号的现状第36-39页
第四章 安信证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存在的问题第39-51页
    4.1 预期收益率偏低第39-45页
        4.1.1 安信理财一号的收益率偏低原因分析第39-40页
        4.1.2 安信理财二号的收益率偏低原因分析第40-45页
    4.2 流动性不强第45-46页
    4.3 创新性不够第46-48页
        4.3.1 同质化严重第47-48页
        4.3.2 通道业务严重第48页
    4.4 申购赎回体验差第48-49页
        4.4.1 申购赎回操作渠道有限第49页
        4.4.2 申购赎回操作时间有限第49页
    4.5 售后服务不完善第49-51页
        4.5.1 大工服务接入较难第49页
        4.5.2 部分产品赎回时间不确定,到期后没有短信通知第49-50页
        4.5.3 客户反映的问题得不到足够重视第50-51页
第五章 完善安信证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的对策建议第51-55页
    5.1 加大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预期收益率第51-52页
    5.2 设立转让平台开通绿色通道系统增强产品流动性第52页
    5.3 建立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创新第52-53页
    5.4 开放隔日委托系统和移动申赎系统提升客户体验满意度第53-54页
    5.5 健全售后服务团队数量和质量完善售后服务第54-55页
第六章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欧中世纪城堡的区域影响力研究
下一篇:19世纪英国的工厂视察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