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洛阳宫灯已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第10页 |
1.1.2 特色化城市建设 | 第10页 |
1.1.3 洛阳宫灯的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3.2 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1.4 研究的方向 | 第12页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2页 |
1.6 国内外户外照明设施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14页 |
1.6.1 国外照明设施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6.2 国内照明设施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洛阳宫灯的发展历史及其艺术特征 | 第14-19页 |
2.1 洛阳宫灯概述 | 第14-15页 |
2.1.1 洛阳宫灯的历史 | 第14页 |
2.1.2 洛阳宫灯的传承 | 第14-15页 |
2.2 洛阳宫灯的分类 | 第15-16页 |
2.2.1 张合架纱绸宫灯 | 第15-16页 |
2.2.2 拼装架方形彩绘宫灯 | 第16页 |
2.2.3 拼装架多脚彩绘宫灯 | 第16页 |
2.2.4 观赏类花灯 | 第16页 |
2.3 洛阳宫灯的材料与制作工艺 | 第16-18页 |
2.3.1 材料 | 第17页 |
2.3.2 制作工艺 | 第17-18页 |
2.4 洛阳宫灯的历史价值 | 第18-19页 |
第三章 洛阳宫灯文化元素的分类提取与再设计方法 | 第19-26页 |
3.1 洛阳宫灯属性的分析 | 第19页 |
3.2 洛阳宫灯文化元素分类 | 第19-23页 |
3.2.1 立体造型形态元素 | 第19-20页 |
3.2.2 平面装饰元素 | 第20-22页 |
3.2.2.1 剪纸 | 第20-21页 |
3.2.2.2 流苏排须、吊穗 | 第21页 |
3.2.2.3 木雕 | 第21-22页 |
3.2.2.4 灯体字画 | 第22页 |
3.2.3 色彩元素 | 第22-23页 |
3.2.4 小结 | 第23页 |
3.3 洛阳宫灯文化元素再设计方法 | 第23-26页 |
3.3.1 外观装饰法 | 第23页 |
3.3.2 变形延意法 | 第23-24页 |
3.3.3 意境创造法 | 第24页 |
3.3.4 小结 | 第24-26页 |
第四章 从现代设计理念出发研究宫灯文化元素与户外灯具再设计 | 第26-38页 |
4.1 宫灯文化元素与户外灯具再设计中现代审美理念的影响因素 | 第26-28页 |
4.1.1 对称美的融入 | 第26页 |
4.1.2 简洁美的融入 | 第26-27页 |
4.1.3 对比美的融入 | 第27页 |
4.1.4 整体美的融入 | 第27-28页 |
4.2 宫灯再设计中情感化设计理念的融入 | 第28-30页 |
4.3 宫灯再设计中绿色设计理念的融入 | 第30-32页 |
4.4 户外宫灯再设计中新材料的融入 | 第32-33页 |
4.4.1 宫灯制作材料的变化 | 第32-33页 |
4.4.2 高科技下新材料的涌现 | 第33页 |
4.5 户外宫灯再设计中科学技术的结合 | 第33-36页 |
4.5.1 光源 | 第33-35页 |
4.5.1.1 宫灯光源的演变 | 第34页 |
4.5.1.2 不同环境中光源的需求 | 第34-35页 |
4.5.1.3 光源的艺术效果 | 第35页 |
4.5.2 计算机的运用 | 第35-36页 |
4.6 洛阳宫灯文化元素在当今户外灯具设计中的案例分析 | 第36-37页 |
4.7 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五章 洛阳宫灯文化元素在洛阳地区户外灯具设计中的设计实践 | 第38-48页 |
5.1 洛阳宫灯文化元素用于古文化街区灯具的设计实践 | 第38-40页 |
5.1.1 洛阳古文化街区特点 | 第38-39页 |
5.1.2 游客群体的需求及区域定位 | 第39-40页 |
5.2 古文化街外部道路与零售街区设计案例 | 第40-43页 |
5.2.1 设计分析 | 第40-42页 |
5.2.2 实景展示 | 第42-43页 |
5.3 洛阳宫灯文化元素用于商业广场灯具的设计实践 | 第43-45页 |
5.3.1 洛阳商业广场的特点 | 第43-45页 |
5.3.2 消费群体的需求及区域定位 | 第45页 |
5.4 商业广场外部中心街道设计案例 | 第45-48页 |
5.4.1 设计分析 | 第45-46页 |
5.4.2 实景展示 | 第46-4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