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机械设备与自动化论文--油气加工厂机械设备论文--高压加氢设备、反应器与再生器论文

140×10~4t/a催化裂化装置运行优化及用能分析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页
    1.2 催化裂化发展历程及趋势第10-13页
        1.2.1 催化裂化发展历程第10-12页
        1.2.2 催化裂化发展趋势第12-13页
    1.3 化工模拟软件发展及系统构成第13-14页
        1.3.1 化工模拟软件发展第13-14页
        1.3.2 化工模拟过程系统构成第14页
    1.4 换热网络夹点技术及应用第14-17页
        1.4.1 换热网络研究进展第14-15页
        1.4.2 夹点形成及意义第15-16页
        1.4.3 换热网络优化方法第16页
        1.4.4 夹点技术应用及范围第16-17页
    1.5 研究内容第17-18页
第二章 分馏及吸收稳定系统流程模拟第18-33页
    2.1 装置概述第18-19页
    2.2 模型的建立及可靠性验证第19-32页
        2.2.1 数据采集整理第19-22页
        2.2.2 热力学方法的选择第22-24页
        2.2.3 分馏系统流程模拟第24-27页
        2.2.4 吸收稳定系统流程模拟第27-32页
    2.3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分馏及吸收稳定系统流程优化第33-49页
    3.1 分馏系统模拟优化第33-40页
        3.1.1 分馏塔取热现状第33-34页
        3.1.2 塔顶循环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第34-35页
        3.1.3 一中回流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第35页
        3.1.4 分馏塔优化结果第35-39页
        3.1.5 水力学校核第39-40页
    3.2 吸收稳定系统优化第40-47页
        3.2.1 补充吸收剂性质第41-42页
        3.2.2 轻汽油补充吸收剂侧线位置的确定第42页
        3.2.3 补充吸收剂用量的影响第42-43页
        3.2.4 解吸塔底温度第43-45页
        3.2.5 解吸塔操作压力第45页
        3.2.6 吸收稳定系统优化结果第45-47页
    3.3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四章 用能分析及换热网络优化第49-76页
    4.1 催化裂化用能现状第49-51页
    4.2 换热网络分析第51-56页
        4.2.1 数据提取第51-52页
        4.2.2 最小传热温差第52-54页
        4.2.3 换热网络用能分析及诊断第54-56页
    4.3 换热网络存在问题第56-58页
    4.4 换热网络改进方案第58-68页
        4.4.1 油浆产品余热利用第58-59页
        4.4.2 原料油-轻柴油-循环油浆热联合优化第59-60页
        4.4.3 分馏塔一中回流-解吸塔底热联合第60-62页
        4.4.4 分馏塔顶循换取热改进第62-63页
        4.4.5 富吸收油换热优化改进第63-64页
        4.4.6 补充吸收剂换热流程改进第64-66页
        4.4.7 换热网络改进结果第66-68页
    4.5 换热器选型第68-72页
        4.5.1 解吸塔底再沸器第68-70页
        4.5.2 分馏塔顶循换热器第70-71页
        4.5.3 补充吸收剂换热器第71-72页
    4.6 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第72-75页
        4.6.1 投资估算第72-74页
        4.6.2 经济效益第74-75页
    4.7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6-78页
    5.1 结论第76-77页
    5.2 展望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致谢第82-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止痒颗粒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血虚风燥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基于伏邪理论预防无先兆型偏头痛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