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新闻采访和报道论文

《纽约时报》呈现的中国科技形象研究 ----以2014-2018年涉华科技报道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1-21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二、研究综述第12-17页
    三、研究方法和样本选取说明第17-19页
    四、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第19-21页
第一章 国家科技形象、《纽约时报》及框架理论概述第21-27页
    第一节 国家科技形象概述第21-23页
        一、国家科技形象的概念第21-22页
        二、国家科技形象的特点第22-23页
    第二节 《纽约时报》及中国科技形象概述第23-24页
        一、《纽约时报》概述第23页
        二、科技新闻第23-24页
        三、《纽约时报》与中国科技形象第24页
    第三节 框架理论概述第24-27页
        一、新闻框架与媒介框架第25页
        二、框架理论的三层次结构第25-27页
第二章 《纽约时报》近五年涉华科技报道的框架结构分析第27-47页
    第一节 《纽约时报》近五年涉华科技报道的宏观结构第27-36页
        一、报道总量和频率第27-29页
        二、报道议题第29-36页
    第二节 《纽约时报》近五年涉华科技报道的中观结构第36-41页
        一、报道篇幅和体裁第36-38页
        二、议题倾向性第38-40页
        三、报道消息源第40-41页
    第三节 《纽约时报》近五年涉华科技报道的微观结构第41-47页
        一、报道标题第41-43页
        二、版面位置第43-44页
        三、关键语句第44-47页
第三章 《纽约时报》近五年呈现中国科技形象的报道框架及特征第47-60页
    第一节 《纽约时报》呈现中国科技形象的报道框架第47-52页
        一、成果框架:蓬勃发展,成果显著第47-48页
        二、威胁框架:野心勃勃,威胁和平第48-50页
        三、怀疑框架:核心薄弱,差距明显第50-52页
    第二节 《纽约时报》呈现的中国科技形象第52-57页
        一、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大力支持第52-53页
        二、中国科技企业:迅速崛起,充满活力第53-55页
        三、中国科技产品:市场广阔,缺陷犹存第55-56页
        四、中国科技工作者:竞争力强,潜力巨大第56-57页
    第三节 《纽约时报》呈现中国科技形象的报道特色第57-60页
        一、纵横结合,议题宽广第57-58页
        二、兼顾正负,力求平衡第58页
        三、商业视角,前瞻性强第58-60页
第四章 《纽约时报》近五年呈现中国科技形象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第60-70页
    第一节 《纽约时报》呈现中国科技形象存在的问题第60-62页
        一、违背事实,制造“科技威胁论”第60-61页
        二、立场片面,存在扭曲误读第61页
        三、恶意抹黑,设立“双重标准”第61-62页
    第二节 《纽约时报》呈现中国科技形象存在问题的原因第62-66页
        一、对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产生忧虑第62-63页
        二、在中美贸易分歧中维护本国利益第63-64页
        三、对中国的国家意识形态存在偏见第64-65页
        四、在新闻生产过程中倾向本国立场第65-66页
    第三节 应对《纽约时报》呈现中国科技形象问题的措施第66-70页
        一、提高认识,深化改革,彰显科技竞争力第66-67页
        二、转变策略,借鉴经验,塑造科技影响力第67-68页
        三、积极沟通,主动发声,增强国际话语权第68-70页
结语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附录A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第7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职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心理健康、睡眠质量的关系研究--以广西某高职院校为例
下一篇:马克思唯物史观论域的迁移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