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租房制度的建设及运行问题研究--以广西桂林市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一、引言 | 第9-15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2.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三)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1-13页 |
1. 社会保障理论 | 第11页 |
2. 关于城市空间的理论研究 | 第11-12页 |
3. 搭便车理论 | 第12页 |
4. 社会排斥理论 | 第12-13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 文献研究 | 第13页 |
2. 定性研究 | 第13-14页 |
(五) 创新与不足 | 第14-15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三) 小结 | 第17-19页 |
三、基本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9-25页 |
(一) 基本现状 | 第19-20页 |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0-25页 |
1. 行政困境 | 第20-22页 |
2. 操作困境 | 第22-25页 |
四、基于问题原因的双重视角分析 | 第25-36页 |
(一) 政府视角 | 第25-26页 |
(二) 保障户视角 | 第26-36页 |
1. 贫困 | 第26-30页 |
2. 舆论 | 第30-31页 |
3. 地段 | 第31-33页 |
4. 人际关系 | 第33-34页 |
5. 农民工的问题 | 第34-36页 |
五、国内外经验借鉴与启示 | 第36-41页 |
(一) 国内外低收入者住房保障的经验 | 第36-39页 |
1. 美国的公有住房制度 | 第36-37页 |
2. 新加坡的公共组屋制度 | 第37-38页 |
3. 香港地区的公共房屋政策 | 第38-39页 |
(二) 国内外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 第39-41页 |
1. 制定廉租住房保障法规 | 第39页 |
2. 明确政府的主导作用 | 第39页 |
3. 成立专门廉租住房管理机构 | 第39页 |
4. 借助民间、私人力量推进廉租房建设 | 第39-41页 |
六、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41-43页 |
1. 廉租房的循环运作 | 第41页 |
2. 政府加大重视力度 | 第41-42页 |
3. 经济救助的心理保障 | 第42页 |
4. 将农民工纳入保障范围 | 第42页 |
5. 倡导家庭保障的回归 | 第42-43页 |
注释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1:访谈提纲 | 第47-48页 |
附录2: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