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论文--第Ⅵ族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论文--铬副族(ⅥB族)元素的无机化合物论文

超细氧化钼的制备及其气基还原动力学机理研究

致谢第4-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1 引言第15-17页
2 文献综述第17-48页
    2.1 钼的概述第17-23页
        2.1.1 钼的简史第17-18页
        2.1.2 钼的性质第18-21页
        2.1.3 钼的用途第21-23页
    2.2 钼的化合物及钼矿资源概述第23-32页
        2.2.1 钼的氧化物第23-25页
        2.2.2 钼的硫化物第25-26页
        2.2.3 钼酸和钼酸盐第26-29页
        2.2.4 钼矿资源概述第29-32页
    2.3 超细粉体的制备第32-44页
        2.3.1 超细粉体的基本概念第32-34页
        2.3.2 超细粉体粒度的测定方法第34-37页
        2.3.3 超细MoO_3制备的研究现状第37-40页
        2.3.4 超细钼粉制备的研究现状第40-44页
    2.4 研究内容及意义第44-48页
        2.4.1 研究内容第44-47页
        2.4.2 研究意义第47-48页
3 超细MoO_3的制备第48-67页
    3.1 实验原料和方法第48-52页
        3.1.1 实验原料第48-50页
        3.1.2 实验原理第50-51页
        3.1.3 实验方法第51-52页
    3.2 实验结果第52-58页
        3.2.1 XRD衍射分析第52页
        3.2.2 微观结构分析第52-56页
        3.2.3 升华和冷凝第56-58页
    3.3 讨论第58-65页
        3.3.1 动力学分析第58-60页
        3.3.2 残留物结构分析第60-63页
        3.3.3 工业氧化钼的升华机理第63-64页
        3.3.4 MoO_3晶体的长大第64-65页
    3.4 本章小节第65-67页
4 H_2还原超细MoO_3制备超细MoO_2的动力学和机理研究第67-87页
    4.1 实验原料和步骤第67-70页
        4.1.1 实验原料第67-69页
        4.1.2 实验装置第69页
        4.1.3 实验步骤第69-70页
    4.2 实验结果第70-78页
        4.2.1 恒温反应动力学曲线第70-71页
        4.2.2 XRD衍射分析第71-74页
        4.2.3 微观形貌检测第74-78页
    4.3 讨论第78-86页
        4.3.1 反应机理分析第78-79页
        4.3.2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79-82页
        4.3.3 模型的应用第82-86页
    4.4 本章小节第86-87页
5 H_2还原超细MoO_2制备超细Mo粉的动力学和机理研究第87-101页
    5.1 实验原料和步骤第87-89页
        5.1.1 实验原料第87-88页
        5.1.2 实验步骤第88-89页
    5.2 实验结果第89-94页
        5.2.1 变温TG-DTA曲线第89-90页
        5.2.2 恒温反应动力学曲线第90-91页
        5.2.3 XRD衍射分析第91-93页
        5.2.4 FE-SEM形貌分析第93-94页
    5.3 讨论第94-99页
        5.3.1 反应机理分析第95-96页
        5.3.2 反应动力学分析第96-99页
    5.4 本章小节第99-101页
6 超细Mo粉自燃机理的研究第101-118页
    6.1 实验原料和步骤第102-104页
        6.1.1 实验原料第102页
        6.1.2 实验装置第102-103页
        6.1.3 实验步骤第103-104页
    6.2 实验结果第104-110页
        6.2.1 XRD衍射分析第104-106页
        6.2.2 FE-SEM形貌分析第106-108页
        6.2.3 TEM结构分析第108-110页
    6.3 讨论第110-116页
        6.3.1 XPS表面结构分析第110-112页
        6.3.2 自燃产物第112-113页
        6.3.3 机理分析第113-116页
    6.4 本章小节第116-118页
7 CO-CO_2还原超细MoO_3的研究第118-138页
    7.1 实验原料和步骤第119-120页
        7.1.1 实验原料第119页
        7.1.2 实验步骤第119-120页
    7.2 实验结果第120-129页
        7.2.1 变温反应动力学曲线第120-122页
        7.2.2 恒温反应动力学曲线第122-124页
        7.2.3 XRD衍射分析第124-125页
        7.2.4 FE-SEM形貌分析第125-128页
        7.2.5 BET比表面积检测第128-129页
    7.3 讨论第129-136页
        7.3.1 反应机理分析第129-133页
        7.3.2 温度的影响第133-135页
        7.3.3 CO分压的影响第135-136页
    7.4 本章小节第136-138页
8 NH_3还原超细MoO_3的研究第138-151页
    8.1 实验原料和步骤第139-141页
        8.1.1 实验原料第139页
        8.1.2 实验装置第139-140页
        8.1.3 实验步骤第140-141页
    8.2 结果和讨论第141-150页
        8.2.1 XRD衍射分析第141-144页
        8.2.2 元素浓度检测第144页
        8.2.3 FE-SEM形貌观察第144-148页
        8.2.4 TEM结构分析第148-150页
    8.3 本章小节第150-151页
9 结论第151-155页
    9.1 结论第151-154页
    9.2 创新点第154页
    9.3 工作展望第154-155页
参考文献第155-171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第171-176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76页

论文共1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互动话语中立场表述特征的社会认知研究
下一篇:“女士优先”在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的伦理合理性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