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前箴文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引论 | 第8-19页 |
一、唐前箴文研究现状 | 第8-14页 |
二、唐前箴文研究价值 | 第14-16页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9页 |
第一章 箴文概述 | 第19-50页 |
第一节 箴文辨体 | 第19-34页 |
一、文体学视角 | 第19-24页 |
二、箴文的文体学视角审视 | 第24-27页 |
三、箴文与铭文 | 第27-31页 |
四、箴文与诫文 | 第31-34页 |
第二节 箴文的分类 | 第34-50页 |
一、历代文选类总集对箴文的归类 | 第34-37页 |
二、箴文的历代分类 | 第37-38页 |
三、箴文的新分类 | 第38-50页 |
第二章 唐前箴文的演变及其现实功用性 | 第50-106页 |
第一节 唐前箴文的历史渊源 | 第50-100页 |
一、先秦时期——箴文之初 | 第50-61页 |
二、两汉时期——箴文兴盛 | 第61-77页 |
三、魏晋时期——箴文创新 | 第77-95页 |
四、南北朝与隋——箴文没落 | 第95-100页 |
第二节 唐前箴文的现实功用性 | 第100-106页 |
一、唐前箴文的现实功用性 | 第100-102页 |
二、唐前箴文思想内容 | 第102-106页 |
第三章 唐前箴文的文学特征 | 第106-116页 |
第一节 唐前箴文的艺术特征 | 第106-111页 |
一、文体特征 | 第106-107页 |
二、语言风格 | 第107-108页 |
三、典故使用 | 第108-111页 |
第二节 唐前箴文的文学意义 | 第111-116页 |
一、箴文与其他文体的关系 | 第111-114页 |
二、箴文与其他文体的交融 | 第114-116页 |
第四章 扬雄与箴文创作 | 第116-161页 |
第一节 扬雄箴文创作概况 | 第116-134页 |
一、扬雄生平及其撰作 | 第116-129页 |
二、扬雄箴文考述 | 第129-134页 |
第二节 扬雄箴文的内容 | 第134-149页 |
一、官箴 | 第134-145页 |
二、州箴 | 第145-147页 |
三、咏物箴 | 第147-149页 |
第三节 扬雄箴文的艺术特点 | 第149-156页 |
一、篇幅精当、四言兼杂 | 第149-151页 |
二、文辞典雅、语言精炼 | 第151-153页 |
三、用典精到、辞约义丰 | 第153-156页 |
第四节 扬雄箴文的承前启后 | 第156-161页 |
一、扬雄箴文的价值 | 第157-159页 |
二、扬雄箴文的影响 | 第159-161页 |
第五章 唐前箴文对后世的影响 | 第161-171页 |
第一节 箴文与讽喻文学 | 第161-166页 |
第二节 官箴书的涌现 | 第166-171页 |
参考文献 | 第171-175页 |
致谢 | 第175-1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