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址的再生性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导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0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8页 |
1.2 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3 工业遗址博物馆的“再生性” | 第9-10页 |
1.4 工业遗址博物馆的分类 | 第10页 |
第二章 旧机械记忆与新时代的碰撞 | 第10-18页 |
2.1 工业遗址成为一种时代印记 | 第10-11页 |
2.2 新时代下工业遗址的“再生” | 第11-18页 |
2.1.1 工业发展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 | 第11页 |
2.1.2 德国关税同盟煤矿的保护与再生 | 第11-13页 |
2.1.3 波士顿儿童博物馆 | 第13-15页 |
2.1.4 中国工业博物馆 | 第15-16页 |
2.1.5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 第16-18页 |
第三章 工业遗址博物馆中空间与展示形式的“再生” | 第18-19页 |
3.1 多维空间的时空交融 | 第18页 |
3.2 展示形式的新旧交融 | 第18-19页 |
第四章 工业遗址博物馆的再生性价值 | 第19-23页 |
4.1 激活周边环境并带来城市“再生”—经济价值 | 第19-22页 |
4.1.1 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 | 第19-21页 |
4.1.2 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 | 第21-22页 |
4.2 文化的共融与再生—文化价值 | 第22-23页 |
4.3 推动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学术价值 | 第23页 |
第五章 工业遗址博物馆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 | 第23-26页 |
5.1 现阶段工业遗址博物馆所面临的问题 | 第23-25页 |
5.1.1 实物展品数量不足 | 第23-24页 |
5.1.2 展示设计简单化 | 第24页 |
5.1.3 博物馆功能单一化 | 第24-25页 |
5.2 解决策略及目标 | 第25-26页 |
5.2.1 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 第25页 |
5.2.2 结合优秀案例拓展新思路 | 第25-26页 |
第六章 结合毕设探讨工业遗址的再生性 | 第26-30页 |
6.1 选址概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6.1.1 选址概况分析 | 第26页 |
6.1.2 沈阳铸造博物馆所存在的不足 | 第26-27页 |
6.2 对于改造的设计思考 | 第27-30页 |
6.2.1 对于存在问题的再思考 | 第27-28页 |
6.2.2 打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新思路 | 第28-30页 |
结语 | 第30-31页 |
附图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3页 |
致谢 | 第33-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