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工业遗址的再生性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导言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0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8页
    1.2 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及意义第8-9页
    1.3 工业遗址博物馆的“再生性”第9-10页
    1.4 工业遗址博物馆的分类第10页
第二章 旧机械记忆与新时代的碰撞第10-18页
    2.1 工业遗址成为一种时代印记第10-11页
    2.2 新时代下工业遗址的“再生”第11-18页
        2.1.1 工业发展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第11页
        2.1.2 德国关税同盟煤矿的保护与再生第11-13页
        2.1.3 波士顿儿童博物馆第13-15页
        2.1.4 中国工业博物馆第15-16页
        2.1.5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第16-18页
第三章 工业遗址博物馆中空间与展示形式的“再生”第18-19页
    3.1 多维空间的时空交融第18页
    3.2 展示形式的新旧交融第18-19页
第四章 工业遗址博物馆的再生性价值第19-23页
    4.1 激活周边环境并带来城市“再生”—经济价值第19-22页
        4.1.1 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第19-21页
        4.1.2 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第21-22页
    4.2 文化的共融与再生—文化价值第22-23页
    4.3 推动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学术价值第23页
第五章 工业遗址博物馆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第23-26页
    5.1 现阶段工业遗址博物馆所面临的问题第23-25页
        5.1.1 实物展品数量不足第23-24页
        5.1.2 展示设计简单化第24页
        5.1.3 博物馆功能单一化第24-25页
    5.2 解决策略及目标第25-26页
        5.2.1 政府加大支持力度第25页
        5.2.2 结合优秀案例拓展新思路第25-26页
第六章 结合毕设探讨工业遗址的再生性第26-30页
    6.1 选址概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第26-27页
        6.1.1 选址概况分析第26页
        6.1.2 沈阳铸造博物馆所存在的不足第26-27页
    6.2 对于改造的设计思考第27-30页
        6.2.1 对于存在问题的再思考第27-28页
        6.2.2 打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新思路第28-30页
结语第30-31页
附图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33页
致谢第33-34页

论文共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物理强化淋洗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和城市污泥
下一篇:无锡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体系研究